北斗导航四大亮点(图) ——定位精度将达10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 ●可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其他人 ●将向全世界提供免费服务 ●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 ■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12年12月28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 他表示,经前期系统测试,北斗系统试运行服务期间主要性能服务区为东经84度到160度,南纬55度到北纬55度之间的大部分区域;据了解,按照北斗系统组网发射计划,还要发射6颗组网卫星,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届时,覆盖区内定位精度将达到10米。 亮点一 总体性能与GPS相当 “截至目前,北斗系统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以独立地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说,与2012年试运行之初相比,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区域有所扩大,定位精度也由平面25米、高程30米提高到平面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由0.4米每秒提高到0.2米每秒。 “北斗导航系统可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冉承其表示,我们特别注重与美俄欧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让北斗尽早地融入其他系统,推动多系统的融合应用。 亮点二 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导航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东说:“‘北斗’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起来。”据悉,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户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用户的信息情况。 北斗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功能,用户之间能用类似手机短信的方式相互交流,能同时解决“我在哪”和“你在哪”的问题。“比如沙漠、草原等地方,手机无法使用,‘北斗’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吴东说。 亮点三 已在交通等行业应用 在交通运输方面,基于北斗系统的“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系统”“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系统”等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海洋渔业方面,渔民通过渔船上安装的北斗导航仪,不仅可以知道渔船的行进航线以及周围渔场的位置,还可以发送短信与陆地上的渔船管理部门联系,一旦遇到台风或突患疾病等紧急情况,一条短信就可以报警求救。通过北斗导航,渔民还可以准确地了解行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捕捞计划。 在水利方面,建立了基于北斗系统的水文监测系统,实现了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大大提高了灾情预报的准确性。 亮点四 2020年将实现全球导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表示,今后我国还将陆续发射组网导航卫星,不断提升北斗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扩大覆盖区域。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航天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等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后,我国将拥有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比肩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拥有‘独门绝技’,将成冲击市场的‘杀手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导航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东的“杀手锏”,指的是北斗将导航与通信紧密结合起来。 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我国及周边部分地区。北斗核心自主技术的芯片和模块已开发出来,带北斗导航卫星功能的卫星导航仪已向社会投放进行试用。(.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