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嫌疑犯之六:私募甩手走人 机构和股东们减持了,散户们也如鸟兽散,那私募是不是只好休息了?答案当然是NO!私募们仍然要努力为客户挣钱,只不过,这次的投资对象不再是股市,而未能及时全身而退的,有的已身逢殒命之忧。 私募基金清仓冲击 清盘!这两个字眼无论在何时都是极为刺眼的,而这一命运今年来不断在私募基金身上上演。 三季度以来,已经有28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产品被终止。11月,有8只阳光私募清盘。阳光私募清盘潮似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11月9日,中投信托金德4期因为跌破0.85元的平仓线,被迫全部平仓。11月20日,西安信托玖歌投资二期也申请信托终止。 也许有人说,假设每只产品的规模在5000万元,28只产品的总资金不过140亿元,对于几十万市值的股票市场来说,起不了多大作用。 但南京世通资产总经理常士杉不以为然。他说:“如果一旦股票跌破止损线,没有任何商量,信托公司马上给你强行平仓。而私募多是相对集中持股的,这样快速地强行抛售,对个股的影响难道不会很大?尤其是一些中小盘股。” 对此,吴国平也深有感触:“到期清盘的条款让你无能为力,你看看安琪酵母(600298.SH)和九芝堂(000989.SZ)这两只被私募青睐的股票在10月末的表现,下跌四五天后突然出现悬崖式下跌,在K线图上拉出一个大阴线,你还能说私募清盘对股票没有冲击吗?” 转战固定收益市场 砸盘走人的私募开始变得极为谨慎。常士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尤其下半年,我们的操作都非常谨慎,仓位非常低,大多处于观望状态。” 他一口气列出了很多负面因素:流动性趋紧、房地产打压、“大小非”减持,尤其是创业板将在12月份迎来解禁。他告诉记者,据其了解,创业板的“大小非”们有着非常强烈的解禁愿望。而外部因素同样不容乐观:新兴产业衰退、消费行业增速缓慢和奥巴马政府如何解决美国财政悬崖等等都是难题。 至于新兴产业,还有医药板块,如果没有政策扶植,似乎也很难发展起来。例如今年江苏发改委给新兴产业的支持只有10个亿,再分散到几家企业中,每家企业得到的资金就很少了。 “在我们看来,现在还远远不是底部。虽然从基本面上说,沪指2000点应该算是一个底部区域,但是底部究竟在哪很难说。”常士杉说,“我们初步预计是1800点上下浮动100点。” 18岁就进入股市的深圳盈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劲峰,在过去9年的投资中净资产增长超过了20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2%。去年,他将目光转向了资产管理领域,今年,刚募集了第一期私募基金——平安银杏信托基金。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不会投资股市,他关注的是债券市场。 “虽然现在股市有可能在底部区域,进入有可能抄到底,但风险太大了,看不到任何转好的迹象。如果没有确定性机会,我就不做了,宁肯放过一波小反弹,也不能放任亏损。”林劲峰说。 据私募网研究中心对62家主流阳光私募公司的仓位调研显示,近期55家私募的仓位在50%以下,其中35家仓位在30%以下,仅有7家仓位高于50%。 与股票市场低迷的情况相反,其他市场是热火朝天。 前述扬州大户告诉记者:“股票市场都没有什么赚钱效应了,我们一些朋友都转战到其他市场了,黄金、白银、商品期货什么的,还包括一些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相对保本或者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有数据可以证明,这些市场对于股票市场资金的分流力量有多大。截至2012年9月30日,信托资产规模达到6.3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相比二季度末的5.54万亿元,信托业单季度资产增加7800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吸金”能力也不弱,经过三个季度的发酵,截至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规模8.09万亿元,已经逼近2011年全年的规模。 贵金属市场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是从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大力发展的贵金属平台可以看出,贵金属投资市场十分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