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纳川股份:受益城市排水改造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每经实习记者 鲍春妹 中报指标 每股收益:0.31元净利润增长率:22.13%股东总户数:7986户 关注看点 1、弱势中实现净利润增速22.13%2、BT模式助于市场推广提高知名度3、下半年投入2条生产线,产能扩张至2.55万吨 多次强暴雨致使城市内涝加剧,脆弱的排水系统面临改造。作为缠绕增强管(HDPE)的龙头企业纳川股份(300198,收盘价17.33元)由此迎来发展契机。上半年,纳川股份净利润增长22.13%,弱势中表现抢眼。受益于BT模式,纳川股份项目市场推广良好。同时,年产4800万吨的生产线下半年投入运营,纳川股份年产能将达到2.55万吨。 净利增22.13% 费用率降2.5% 8月25日,纳川股份披露了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36.4%。过去三年,纳川股份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6%,弱势中增长依然抢眼;半年营业利润5048.35万元,同比增长1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84.45万元,同比增长22.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78.88万元,同比增长19.55%。每股收益0.31元,而去年同期为0.27元。同时,中报显示,鉴于公司资本公积金较高,拟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5股。 分析师表示,上半年纳川股份营业收入增长强势主要是因为产品推广顺利,市场需求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纳川股份主盈能力低于营业收入增速。针对这一问题,纳川股份董秘杨辉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毛利率下滑造成的。上半年,纳川股份毛利率为50.28%,低于去年的55.78%。杨辉认为,毛利率下降原因是产品结构的变化。分析师则表示,是由于原料HDPE的价格较去年同期约有10%的上涨。 资料显示,小口径 (DN300-500)、中口径(DN600-1400)、大口径(DN1500以上)的毛利率分别为58.42%、44.28%、47.95%,较去年同期增加12.66%、-13.80%和15.48%。小、中、大口径收入占比分别为29%、37%、33%和1%,其中大口径收入增速最快,达到72.1%,中口径和小口径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7.2%和41.96%。 从行业应用角度看,上半年,市政工程收入最高,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占比71%,收入增速为45.16%,毛利率为49.56%。纳川股份表示,该部分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增加新客户提高了销售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较去年同期,纳川股份上半年费用率总体下滑2.5个百分点。中信建投分析师表示,上半年纳川股份销售费用率为9.03%,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司新进入一些地区市场,前期开拓费用较高;管理费用率10.65%,较去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49%,较去年同期降低1.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超募资金4.69亿元带来的利息收入。 下半年产能扩张至2.55万吨 纳川股份通过募集资金投产多条缠绕增强管生产线。杨辉表示,目前纳川股份的产能在缠绕增强管中占据前列,在同类企业中市场份额占比约60%~70%。 截至6月30日,纳川股份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267亿元,其中项目投入总额1.367亿元,包括投入资金3662.63万元的纳川管材年产4800吨缠绕增强管项目、投入资金2508.58万元的天津泰邦年产4800吨缠绕增强管项目、投入资金7495.86万元的武汉汇川年产4800吨HDPE缠绕增强管项目。 杨辉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半年,纳川股份有9条生产线运营,其中一条生产能力为1500吨,其余8条年产2400吨,总产能达2.07万吨,生产线处于满产状态。三季度,还将有2条年产均为2400万吨的生产线投入运营,届时公司产能将达到2.55万吨。中银国际分析师倪晓曼表示,随着新生产线的投入,纳川股份的产销量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企业负债高,贷款受限,采用BT模式可以很好的缓解建设期间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所谓BT模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纳川股份采用BT模式意在推广市场。 2011年8月,纳川股份设立主营埋地管网及配套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BT类项目的投资子公司。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及融资能力与地方政府合作。2011年底,纳川股份中标金额超过9000万元的诏安金都工业集中区路网一期工程BT项目。目前,纳川股份已完成武平和仙游两个BT项目,投资总额2500万元左右。 8月28日,纳川股份中标崇山污水处理厂、惠西污水处理产及配套管网工程BT项目,总投资额为5.624亿元。据悉,此次中标金额为2011年度营业收入的204.2%,对2013年及以后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券商表示,纳川股份的BT业务增强了公司承接订单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应收账款周转率。 杨辉认为,BT模式对公司的最大贡献是有利于企业推广市场,提高知名度。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尽管BT项目较复杂,风险较高,但其投资规模较大,若能有效控制其风险,则承接BT项目有利于公司拓展市场。 杨辉也表示,目前公司资金充足,采用BT模式的资金压力小,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0.12%。 受益于城市排水系统改造 7月份,北京骤降暴雨,城市瞬间成为"汪洋",再次敲响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的警钟,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迫在眉睫。 纳川股份主要生产销售的缠绕增强管属于塑料埋地排水管,主要应用于排污水、雨水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产品具有零渗漏、耐腐蚀等优势。在排水领域,塑料管道的综合性能远好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管。倪晓曼表示,埋地排水管行业"以塑替钢"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塑料管应用比例虽已达到18%,但较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有较大差距,还有显著的提升空间。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资管网约2443亿元,新增污水管网15.9万公里。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城镇现有污水管网总长度仅16.8万公里,新增管网长度几乎是已有管网总和。 资料显示,2011年纳川股份销售管材1.1万吨,市场占有率不及1%,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杨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城镇排水管网建设对纳川股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主要还要考虑公司产品的推广能力,未来纳川股份会加强对城市区域的覆盖。 8、华谊兄弟:《画皮2》当票房状元 下半年4部大片连发 每经记者 牟璇 中报指标 每股收益:0.17元净利润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65.75%股东人数变动:从今年一季度的3.18万户,减少为二季度末的2.63万户 关注看点 1、《画皮2》3天揽金2853万元2、下半年大片连发 曾经星光熠熠的华谊兄弟(300027,收盘价16.38元)一度因高管套现、明星出走等逐渐褪去了"明星光环",不过其仍然坚持主业打造全媒体集团,真正的投资价值开始悄然显现。今年上半年,华谊兄弟实现同比增长65.75%的净利润,而《画皮2》在上映3天的时间内为上半年业绩贡献了收入2853万元。 二季度"翻身"净赚超7600万元 华谊兄弟的中报颇有看点,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65.75%;每股收益0.1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12%。 实际上,同比增长65.75%来得着实不易,因为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出现了近22%的下滑,让人捏把冷汗。本次中报公司成功扭转困势,打了个"翻身仗"。 一季度,华谊兄弟仅实现净利润2874.57万元,而二季度末达到1.05亿元,这意味着其二季度单季的净利润超过7600万元。 针对半年业绩同比增长,公司表示原因有几点:一是公司上市后,扩大公司主要业务板块的生产规模,产品销售趋势良好;二是公司电影、电视剧及艺人经纪等核心业务稳健发展,产能扩大,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保持增长;三是对外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参股公司掌趣科技(300315,收盘价26.08元)在创业板上市。同时,公司还特别提到6月28日上映的影片《画皮2》取得较好票房成绩。根据中国电影报数据,截至7月23日《画皮2》票房已达6.85亿元,超越姜文的《让子弹飞》,成为国产片票房"新科状元"。中报披露显示,《画皮2》自6月28日上映的3天时间内揽金2853.04万元, 另一方面,公司上半年电视剧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1.28%。针对今年上半年电视剧版权价格出现大幅下滑是否对公司有所影响,华谊兄弟副总裁兼董秘胡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去年是华谊的电影小年,但电视剧版权销售情况良好,带动了业绩增长;今年虽然电视剧版权价格下降,但仅《画皮2》就有过7亿元的票房,下半年还有四部大片上映,电影收入预期可观。艺人经纪业务也一直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在这种结构下,将来华谊的主营板块会越来越稳定,抗干扰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此外,截至2011年末,公司所投资掌趣科技的股权账面价值为1.61亿元,掌趣科技募集资金6亿元,因此公司可以确认0.54亿元税前投资收益。 下半年大片齐发 另一方面,胡明向记者介绍,下半年公司还有四部重量级的电影,《太极》系列两集连映,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和成龙电影《十二生肖》,都是受到很高期待的作品。凭借这几部电影,华谊有望冲击年度票房和单片票房的记录,带动全年业绩的增长。 此外,华谊电影明年有3部大片已确定,预计明年上映大片5~7部,包括冯小刚的 《私人定制》、周星驰的《除魔传奇》、徐克的《狄仁杰前传》、乌尔善的《龙之战》,前三部票房预计15亿~20亿元,后一部目标10亿元。 在针对多项业务如何共同发展时,胡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上市至今,华谊兄弟仍然坚持以电影、电视、艺人为主的内容生产为核心。衍生业务这部分的布局还是遵循着围绕这个核心的原则,不会偏离主营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