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传统路线面临调整 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 能源行业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曹小飞 资源禀赋与能源价格决定我国发展煤化工。能源价格是主导全球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工艺的核心因素,全球煤炭价格要远低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煤化工工艺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基本格局,而新型煤化工基本以最低端、廉价的褐煤为原材料,发展煤化工有利于缓解国内石油、天然气供需矛盾并提升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 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调整是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炼焦产业链、煤经合成氨制化肥产业链以及煤经电石制PVC产业链。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国内传统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为向西部转移并不断提升企业规模、装备和技术水平。 技术制约将有望逐渐突破,新型煤化工发展空间巨大。新型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和煤制醇醚。目前,煤制烯烃技术成熟,有望快速发展;煤制天然气技术也较为成熟,但是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要重点关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以及煤制天然气项目能否并入现有天然气管道运输;煤制乙二醇领域的需求缺口较为明确,但是其核心技术"加氢催化"有待进一步完善;煤制油仅适合做战略技术储备,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煤制醇醚技术非常成熟,但是企业发展较为超前,而下游需求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此外,国内新型煤化工项目在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等方面均有待更进一步。 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国内煤化工行业发展将带来三类投资机会: (1)拥有煤化工核心技术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企业; (2)为煤化工提供工程设计及建设的工程类企业; (3)为煤化工项目提供设备类企业,其中提供压力容器和空分设备的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风险揭示。煤炭价格上涨风险;水资源供给压力风险;煤化工技术风险以及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煤化工: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 能源行业 研究机构: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倪晓曼,刘志 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政策是行业的主旋律,预期仍将维持"谨慎"面对国内现代煤化工过热发展的态势,国家从"十一五"初期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遏制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 通过一批示范性项目的建成运转,新型煤化工项目将得到进一步验证,但为遏制我国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家在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时仍保持"谨慎"的态度。 煤炭是行业的基础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攥取资源的动力依然强烈部分中、西部富煤地区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 煤炭的资源属性突出,国内大型煤企、电企都在积极攫取煤炭资源,为了能够尽快的获得煤炭资源,纷纷规划上马煤化工项目。 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水资源、环境容量是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处在世界的领先水平,多套示范工程为世界首套大型工业化装置,形成了一批核心工艺和技术。 现代煤化工项目水耗较大,而我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逆向分布的特点,使得水资源成为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 现代煤化工项目环保压力大,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CO2减排目标,不断的提升工艺和技术水平才是关键。 行业"十二五"仍将稳步发展我们认为短期看,国家仍将会对煤化工产业实施较为谨慎的态度和严格的准入制度,逐步的开展示范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待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成熟,现代煤化工产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预计"十二五"期间新获得审批、开工建设项目15个左右,2012-2015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2,000-3,000亿。 投在投资机会上,我们建议关注三类企业:一是煤化工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目前国内的大型煤化工项目的设计,尤其是气化、变换等中前期工段基本垄断在原化工部各设计院中,EPC项目总包也大部分由以上设计院承揽。东华科技(002140),拥有FMTP、乙二醇等多项领先技术,预计2010-2013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0.0%。中国化学(601117),基本占据国内煤化工设计、总承包一半以上的市场,目前在手订单充足,预计2010-2013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9%。 二是煤化工项目的业主,但目前该板块标的较少。其中广汇股份(600256),未来基础资源的逐步开发,以及现代煤化工及其LNG项目产能释放带来的高增长,预计2010-2013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5%。 三是核心技术、设备的供应商,目前国内大型煤化工项目中,国产化技术、设备的应用比例在不断提升。其中三维工程(002469)的脱硫技术、杭氧股份(002430)的空分设备等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