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报告解决以下核心问题:1)单结及叠层钙钛矿目前进展如何?2)叠层钙钛矿不同路径对比如何?3)从设备角度看,叠层钙钛矿制备工艺及设备选择如何? 4)从二级投资角度,如何看目前钙钛矿设备投资机会? 单结及叠层钙钛矿目前进展如何? 通过梳理主流厂商进展,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技术迭代推动组件效率持续提升。2025年3月,纤纳光电19.48cm?组件转换效率超24%;2025年6月,仁烁光能0.72m?量产商用组件转换效率超19%;2025年4月,隆基绿能钙钛矿/晶硅两端实验电池转换效率达34.85%;协鑫光电预计2025年底其商用量产组件转换效率达26%。 2)产能建设迈入GW量产阶段,2025年预计至少有3条GW级产线投产,覆盖单结及叠层路线。3)晶硅厂商等“跨界”巨头陆续布局,部分初创厂商逐步聚焦柔性组件等差异化市场。我们认为行业规划产能落地节奏偏慢或与技术成熟度及光伏行业竞争激烈相关,“反内卷”政策介入及内生技术迭代有望推动产业发展,后续超33GW规划产能有望逐步落地。 叠层钙钛矿不同路径对比如何? 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单结 极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探索。从结构分类:两端集成一体结构成本低、可复用部分单结电池技术;四端机械堆叠结构可灵活选择子电池材料、工艺,无需考虑电流匹配问题。相比四端机械堆叠,两端集成一体对结构设计、工艺兼容要求较高,但成本下降潜力突出,被众多厂商选择,或为未来主流。从材料分类:可分为钙钛矿/PERC、钙钛矿/TOPCon、钙钛矿/HJT、钙钛矿/CIGS与全钙钛矿电池等。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是现阶段晶硅电池的升级之选。 从设备角度看,叠层钙钛矿制备工艺及设备选择如何? 单结钙钛矿电池与组件为一体器件,制造工序一体化,已形成基本方案,其中膜层的制作质量对于钙钛矿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制备工艺主要分湿法、干法两种;工艺选择决定应用设备。狭缝涂布法具备成膜控制性好、安全等优势,是主流钙钛矿层制备工艺,拉动狭缝涂布机需求。镀膜设备常被用于传输层、电极层制备等。激光设备是实现电路连接的关键,精度要求高。 从二级投资角度,如何看目前钙钛矿设备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效率不断突破、“巨头”接连布局反映产业机遇及确定性。参考仁烁光能信息,我们测算产业成熟阶段,当组件效率为22%、单瓦售价1元时, 1GW单结组件项目大约1.6年收回投资成本。我们认为钙钛矿理论效率上限高,技术迭代或推动组件效率持续提升,进而提升价格竞争力,产业商业化闭环渐行渐近。 建议关注:整线设备供应商,如迈为股份、捷佳伟创、京山轻机等;价值占比高的镀膜设备供应商,如微导纳米、奥来德等;激光设备,如杰普特、德龙激光等。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行业评级:光伏产业链承压,下游资本开支收缩使设备厂商业绩增长动力有限,下调行业评级至“中性”。 风险提示:钙钛矿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技术路径变更风险,下游应用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战超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