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私募”如悬崖边舞蹈 事实上,从实际操作看,低买高卖炒私募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操作。 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冠军私募频频易主。例如2012年业绩冠军银帆投资,目前其合伙人之一王涛已离开,而从今年业绩看,其旗舰产品“银帆三期”表现惨淡。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业绩亏损2.56%,而银帆投资借助冠军效应发行的其他数只产品,大多业绩表现平平。 又如2010年私募产品“世通1号”,当年以96.16%的收益率获得私募冠军。随后一年,衰运接踵而至:一边是公司内讧,公司股东争斗不止;一边是产品业绩严重下滑,该公司旗下3只产品最终在2012年被迫清盘。 再如2009年“新价值2期”以190%的收益率夺得当年私募冠军,私募基金经理罗伟广一时间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焦点人物。不过,随后他即遭遇滑铁卢,2011年至2012年,新价值旗下产品业绩全面滑坡,半数产品一度逼近清盘线。 近期,去年期货私募业绩冠军刘增铖的遭遇可用惨烈形容,其掌舵的“长安基金·银闰铖功5号”单日净值大跌23%,濒临清盘厄运。 正是因这一“私募冠军难长久”的魔咒,让该大户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策略。老刘说,在介入某只私募产品之后,Y先生会极力推荐其他高净值投资人买入同系私募产品;一旦该私募成为当红明星,粉丝众多之时,Y先生就会选择全身而退。 影响私募业绩的因素非常复杂,格上理财研究员张彦总结,选择私募产品的参考指标包括:投资策略成熟度、是否经历长期市场检验、基金经理能力是否出众、投研团队能否提供足够支持、管理规模是否控制得当、投研流程及风控机制是否高效。但是,上述指标落实起来极为困难,这也是Y先生令人赞叹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