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结束黄金周期“拐点确立” 白酒股2012年年报以及2013年一季报显示出这个行业正遭遇深度转型,更有研究报告直接点出白酒行业“拐点确立”。 如果说白酒公司的2012年年报还在“粉饰太平”,那今年一季报则已难掩颓势,贵州茅台等公司业绩增幅普遍回落,有“蓄水池”之称的预收账款多数大降,彰显经销商提货意愿的下降。接下来,高中档白酒皆面临营销、市场的调整,半年报或许更将折射这一现状。 2012年11月19日掀起的塑化剂风波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作为塑化剂风波的导火索,酒鬼酒的业绩变脸也远超一般酒企。酒鬼酒2012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约为16.52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71.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4.58亿元,同比增长165.99%。 而酒鬼酒去年三季报扣非后的净利约为4.44亿元,单季度盈利平均在1.5亿元。如此计算,酒鬼酒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也就是塑化剂风波甚嚣尘上之时,只实现净利1400万元。 4月22日,酒鬼酒公布2013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由去年同期的5.26亿元降至不到2亿元,降幅62.34%;扣非后净利不到900万元,同比下降92.25%,这一系列数据与往年的一季度旺季相比,呈现出巨大的反差。 其余白酒股也未能幸免类似命运。贵州茅台去年全年、第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幅则依次为51.86%、106.05%、42.56%、57.60%,第四季度的回落也不言自明。 曾经的后起之秀洋河股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23亿元,同比仅增长6.06%;实现净利润23.56亿元,增幅为6.53%。这与其以往超八成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上述酒企尚且至少保持着增幅,泸州老窖和酒鬼酒一样,一季度业绩已出现下滑。前三月,公司实现净利11.42亿元,同比降11.64%;营业收入30.84亿元,同比降3.36%。(.夏.子.航) 文化传媒类公司年报有看点 影视股抢尽风头 新媒体业绩喜人 概览2012年文化传媒类公司的业绩表现,在表现平平的A股中可以称得上是一抹亮色。其中影视类、营销广告类上市公司的业绩火爆,新媒体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则令传统媒体类上市公司黯然失色。 整个文化传媒板块中,传统的出版、有线网络、纸媒业绩表现只能以中规中矩形容,在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子行业优异业绩表现之下,传统媒体类上市公司“稍逊风骚”。出版行业中,两巨头中南传媒和凤凰传媒分别实现8.02亿、7.39亿的净利,增幅分别达到17.23%、25.43%;有线网络类上市公司业绩平淡,吉视传媒、广电网络分别实现净利3.64亿、1.4亿,增幅仅为5.39%和0.21%;纸媒类公司则略显惨淡,粤传媒和博瑞传播的净利分别为3.72亿和3.94亿,下滑达25.95%和27.44%。 反观新媒体类上市公司,尽管体量较小,营收和利润水平也相对较低,但是除东方财富等少数公司外,绝大多数呈现出较好的业绩成长势头。人民网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08亿元,同比增长42.38%;净利润达2.1亿元,同比增长50.79%。三六五网作为区域性的房产信息服务公司也实现了2.99亿的营收,净利为7233.39万,净利润增幅为40.04%,掌趣科技作为手机游戏公司增幅更快,营收、净利分别为2.25亿、5568.67万,增幅达到47.79%。 五家影视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谓“争奇斗艳”,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华录百纳、新文化五家公司均增幅喜人。华谊兄弟作为民营电影行业的“一哥”,虽然在2012年取得了历史最佳票房和净利润成绩,却只能以20.47%的净利润增长率排在五家公司增速的末尾。而凭借《泰囧》营收和净利双双爆发的光线传媒业绩涨幅居首,净利增幅高达76.47%。三家以电视剧制作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华录百纳、新文化、华策影视的业绩增幅分别为38.63%、44.69%、39.65%,整体保持了较高的业绩增长水平。 广告营销类上市公司的表现也夺人眼球,蓝色光标的外延式购并模式成功反映在财报上,呈现出高达94.64%业绩增速,而省广股份也保持了76.9%的业绩增速。华谊嘉信业绩相对平淡,但公司目前已停牌策划资产重组事宜。广告营销领域内的行业并购仍在加速,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有望形成市值五百亿以上的业内领军企业。 (.中.国.证.券.网 .郑.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