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非标”公司前途未卜
据A股退市新规,年报被“非标”的问题公司很可能就此“披星戴帽”,连续三年出现该情形的就要被终止上市。照目前情况看,多家类似公司正面临“生存”考验。有趣的是,为避免连续三年被“非标”,*ST大地宁可暂缓“摘帽”,以防止“暂停上市”风险。 *ST大地4月24日公布2012年年报,在对相关罚金调整会计处理方式后,公司去年净利润最终亏损395.66万元,由于两年亏损,公司未来将继续“披星戴帽”。因此,负责财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最终仅以“连续两年亏损、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对公司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ST大地在今年2月披露业绩快报时,预计2012年盈利324.4万元。当时,公司对昆明市中院《刑事判决书》判处的罚金中超出2011年度财报预提部分的640万元确认为前期会计差错,追溯调整增加2011年度营业外支出。但在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咨询后,公司最终在本月中旬宣布将上述罚金作为2012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2012年度营业外支出640万元,直接造成去年业绩继续亏损。 鉴于*ST大地2010年及2011年的财报,分别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保留意见”,为避免2012年年报重蹈覆辙,杜绝“暂停上市”风险,公司本次以谨慎原则进行会计调整可谓是“两害取其轻”,亦属权宜之计。 比*ST大地风险更大的,是严重造假的万福生科。这家创业板公司目前已收到两次公开谴责,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36个月内连续遭三次公开谴责将终止上市。由于此前的造假行为,使得万福生科年报审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等待公司的有可能就是一份“非标”审计意见。而据深交所创业板公司公开谴责标准,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情节严重的,均构成公开谴责的条件。如此,公司又将面临退市风险。 此外,ST贤成、ST祥龙等一批问题公司也将因年报的披露而前途未卜。(.中.国.证.券.网 .朱.方.舟) ST板块迎历史性“大赦” 摘帽公司良莠不齐需细察 以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为肇因,A股市场迎来了史上最汹涌的ST公司“大赦”,截至目前,已有84家ST公司(包括恢复上市)实现摘帽;还有十多家暂停上市多年的公司集体恢复上市。 需要提醒的是,市场炒作摘帽行情属于风险很高的制度性投机,摘帽不能完全代表公司基本面有实质性扭转。一些因钻了制度“空子”而得以摘帽的公司,很可能再次戴帽。 84家ST公司摘帽 统计显示,2013年年初至今,沪深两市总计有38家ST公司摘帽。若将时间点前移到2012年7月,则沪深两市获摘帽的ST公司总计达84家。这显然是A股市场的历史之最。 摘帽潮溯源于2012年下半年监管部门推动了一系列退市制度改革。如上交所、深交所于2012年7月7日正式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2012修订版)》,修改并实质性放松了ST公司的摘帽条件,尤其是不再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等纳入摘帽必要条件。 根据新规,几乎只要生产经营正常、年报盈利和净资产转正,ST公司就可摘帽。甚至*ST朝华、*ST铜城尚未恢复上市,就先行向交易所申请“摘帽”。 相映成趣的是,年初至今,比之38家ST公司摘帽的“喜人”数据,新增的戴帽股却只有14家。 虽然摘帽者暴增,但并不妨碍市场对ST摘帽行情的炒作。从目前情况看,甚至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4月17日,ST锌电发布了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随后更名为罗平锌电,该股连续收出两个涨停板。 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26日收盘,84家“新凤凰”公司自摘帽日起,有70家涨幅为正值且超越大盘,仅14家公司相对大盘的涨幅为负值。其中股价翻倍以上的个股高达25只,包括华数传媒、昌九生化、秦岭水泥、罗顿发展等。 摘帽公司良莠不齐 面对史无前例的“大赦”与狂热炒作,投资者应警惕其中风险,需细辨公司基本面是否出现了实质性扭转。 如厦华电子,3月12日摘帽,但正如其复牌公告所指,公司暂不会调整主营业务,其公司业绩依然受宏观经济波动、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而此前,公司得以摘帽是基于定增运作使净资产转正、且政府补贴与核销债务实现扭亏。 再如石岘纸业,4月3日摘帽。公司2012年净利润虽为6.03亿元,但净利润为亏损8247万元。公司表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负,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如后续经营出现连续两年亏损或重大亏损,很可能导致净资产变为负值。(.中.国.证.券.网 .郭.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