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桥苗业:掘金海参产业链,高增长可期
长城证券认为,公司借力募集资金,掘金围堰海参业务,全力打造海参全产业链,未来三年围堰海参净利润增速高达75%,预计2012-2014年EPS分别为 0.96元、1.61元及2.28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42X、25X、18X。长城证券看好公司海参业务的高成长性,首次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从育苗龙头到围堰海参全产业链华丽转身。公司是国内海珍品育苗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上市以来借力募集资金,公司大力发展海参养殖业务,围堰海参业务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营收占比由11.36%上升到36.2%。 围堰海参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全球海参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人工养殖海参,而养殖区域大部分在中国。分养殖结构来看,目前我国虾池和吊笼海参增速较快,底播和围堰海参受养殖海域所限增速有限。结合香港及台湾地区海参消费的发展过程,长城证券认为国内海参消费在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后,增速将明显加快,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海参消费有望实现"突破式"增长。 公司全线发力打造海参产业链。上游:拟投资建设8万立方米海参苗育苗水体,按照海参苗 250头/斤,每亩投苗1.5万头来测算,公司新增8万立方米海参苗水体投产后可满足公司约8000亩海域投苗量。中游:稳步推进确权海域改造,计划每年新改造1万亩海域,全部海域将于2015年完成改造。2012年-2014年预计可捕面积分别为3800亩、8000亩及1.38万亩。下游:加大海参加工生产线的投入,提高加工海参生产能力,扩展加工海参销售渠道,深耕海参消费中高端市常 公司贝苗业务平稳增长。近年来我国扇贝面积快速增加,产量逐年攀升,带动扇贝种苗需求的增长,此外公司重要客户獐子岛等公司亦公布扇贝扩产计划,未来公司贝苗需求将较为稳定,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定向融资及拆迁款缓解海域改造资金压力。目前公司尚有约2.5万亩海域需要改造,保守计算,公司全部海域改造完成尚需改造资金约10亿元。2012年公司相关资产涉及拆迁,目前公告获得拆迁补偿款3.36亿元,此外公司6月发布公告,拟定向增发融资4.86亿元用于改造1.4万亩海域,建设围堰海参养殖基地。如定增得以顺利完成,公司海域改造资金缺口减少至1.78亿元,海域改造资金压力进一步缓解。 百洋股份:国内最大的罗非鱼提供商 东北证券认为,百洋水产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罗非鱼食品提供商,建立了一套可推广复制的相关业务协同发展的模式,冻罗非鱼食品加工和鱼饲料是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10.1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的34.97%,实现净利0.65亿元,复合增长率30.87%。 罗非鱼产业概况。根据FAO的统计,2010年全球罗非鱼产量约421万吨,10年复合增长率8.84%,其中淡水养殖、非淡水养殖和捕捞产量分别占69.09%、 13.99%和16.92%。目前全球罗非鱼的主要产出国包括中国、埃及、印尼、菲律宾、泰国等,产量分别为133万吨、69万吨、49万吨、30万吨和 21万吨;罗非鱼按品种来看,最多的是尼罗罗非鱼283万吨,占比67.11%,其次为蓝尼罗罗非鱼33万吨,占比7.92%。 美国占据着罗非鱼消费的高端市惩主导市常2009年全球罗非鱼(产成品)进口量中,美国占比88.70%,墨西哥、欧盟、中东地区等市场约占11.30%。美国进口金额达到7.56亿美元,占全球进口额的92.81%。美国罗非鱼进口量从1993年的1.12万吨增长达到2009年的18.4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09%,不过最近几年罗非鱼进口数量的增速明显下滑。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地和出口国。中国已持续多年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地,目前产量约占全球的31.59%。中国同样也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加工出口国,罗非鱼出口量从2002年的3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26吨,平均增长率35.30%,不过近年增长有所放缓。罗非鱼出口中,冷冻鱼片占比最大为52.25%,其次为切块(未绞碎)3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