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金多渠道抄底A股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12月,A股涨幅位居全球前列,一些先知先觉的海外资金成为此轮反弹的赢家。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QFII、准QFII及RQFII团队,调查显示,大量海外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了此次A股反弹。 2012年9月份开始,港汇出现转强走势,在A股12月行情启动前,至少有逾千亿港元的资金进入香港寻找机会。据相关外资行人士介绍,数目众多的没有获得QFII或RQFII资格的海外投资者,其实是借助QFII与RQFII发行的A股衍生金融产品间接投资A股。除了异常火爆的A股实物ETF及其挂钩产品外,A股连接产品(CAAPs)、A股合成ETF以及A股合成ETF的衍生权证也都是重要的投资标的。 不过,尽管海外A股衍生产品丰富多彩,但其根基仍在于QFII或RQFII的A股持仓。据一家QFII托管行统计,目前QFII投向A股的资金中,有34%的资金为机构自有资金,66%来自于客户,在这些“客户”中,又有78.5%为机构投资者,19.4%为零售客户,2.1%为高端专户理财客户。这也意味着,通过QFII渠道投资A股的投资者中,80%以上为机构投资者。(.上.证) 中证监主席郭树清将赴港出席论坛 业界盼RQFII扩容 第六届亚洲金融论坛将于14至15日在香港举行,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将来港出席,香港业界期盼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可进一步扩容至香港本地金融机构。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及渣打(香港)行政总裁洪丕正介绍说,早在12月随团访京时就已向中证监提出将RQFII扩大至香港银行等本地金融机构,并逐步放宽投资股票和债券的比例限制;郭主席对此持开放态度,原则上支持相关建议。 他表示,非常欢迎郭主席能亲临香港倾听业界声音,具体措施还面临部份操作上的障碍,相信最终推出有利于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 今届亚洲金融论坛的主题定为“亚洲:缔造全球新形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香港区代表Andre Meier预计,2013年新兴亚洲市场将维持较强的增长势头,出口仍具挑战;包括中国政府在内均会重点调整经济结构,由出口和投资驱动转向由消费驱动。 洪丕正指出,一旦美国失业率逐渐下降,GDP增速回升,美联储很可能早于2015年提前启动加息周期,但预料速度较慢,短期不会出现全球加息潮;各主要央行至少在2013年仍会执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继续流入亚洲和香港。 组办方香港贸发局还首次为内地企业准备了“投资配对”环节,邀请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内企“走出去”和外企吸引中国投资提供一对一的洽谈机会,行业涵盖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业。 其他出席论坛的嘉宾还包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IMF副总裁朱民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以及来自美、澳、日、韩等多个国家的财金官员。(.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