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酿酒股暴跌真相 茅台大股东:1股也不卖

2012-12-3 15:44|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2842| 评论: 0

摘要:   酿酒股暴跌 机构称塑化剂事件对白酒企业影响有限  12月3日,或继续受到塑化剂事件影响,酿酒板块走势疲弱,指数暴跌近4%。截至13:42,金种子酒跌7.85%,莫高股份、五粮液、沱牌舍得跌幅超过7%。酒鬼酒冲高回落 ...
  四大利空重压 白酒股恐现钻石顶
  随着酒鬼酒塑化剂风波的爆发,经历了十年大牛市的白酒股正面临一场终极大考。乐观者用“黑天鹅”来安慰自己,悲观者却已警觉事物内部的裂变。
  当品质问题治理风险、三公消费白酒降价、经济减速销路收窄、疯狂扩张库存巨大等风险一并挤出,这或许不是“黑天鹅”,而是白酒股形成钻石顶的导火索。
  市场/
  机构力挺无用白酒股涨势已去
  在白酒塑化剂风波爆发后,不少券商分析师发布研报仍在力挺白酒股。然而,这种卖方一厢情愿的想法未必能够忽悠有独立判断力的买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白酒股并没有因为“推荐”评级而迎来机构席位的大举加仓。
  22份研报仅1家悲观
  在白酒塑化剂问题被曝出后,截至11月28日,券商分析师共出具了22份研究报告,这其中共有15份研报给出了“评级”:予以白酒股“推荐”、“看好”、“增持”评级的研报有10份,给予“同步大势”评级的有3份,给予“中性”评级的有1份,只有1份给予了“减持”评级。
  这唯一的“减持”评级出自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家伟之手。刘家伟认为,由于行业增长不确定性加大,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故调降评级至减持。
  然而,相比刘家伟的悲观,大多数分析师并不认为塑化剂风波是个大问题。
  给予“中性”评级的渤海证券认为,白酒行业近期受塑化剂影响,短期大幅下跌。但五粮液和老窖TTM估值在10倍左右,可以考虑。对于二、三线白酒,综合考虑发展前景以及目前的经营情况,可以关注山西汾酒(600809,收盘价36.3元)和老白干酒(600559,收盘价29.94元).
  东北证券则认为,白酒板块受塑化剂事件影响,短期二级市场波动较大,但横向比较各子行业,白酒业绩全年高速增长基本已经确立,当股价调整到位,仍具有相对投资价值。
  相比上述“中性”评级券商,“推荐”评级券商则更为激进。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认为,塑化剂事件长期影响有限,白酒超跌相对优势突出。从12月到明年1月,白酒环比趋势将会向上。另外,基金对行业配置已降至12年内低点,所以依然看好12月行情。
  银河证券分析师董俊峰更是指出,此次波动将带来板块中期良机。因为春节旺季因素,明年第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仍然高增长;部分生产商出厂价和自营店等终端指导价有望提高。董俊峰认为,行业拐点未来若干年后才出现,在经过多次调整后估值水平大幅降低的情况下,未来一年继续超额收益的概率相当大。
  游资炒作惨被套
  相对于卖方市场的看好,买方公募、私募基金对白酒股的态度呈现出心口不一。
  表面来看,买方依旧看好白酒股。资深投资人林园在塑化剂事件爆出之后表示,“现在白酒行业公司,是不是到了行业的顶部,我认为行业龙头公司不存在顶部,这是基于他们的主要产品,都是供不应求的”。
  酒鬼酒(000799,收盘价29.15元)
  塑化剂风波发生之后,广发、国投瑞银、信诚、国泰等基金公司相继发布估值调整公告,调整后价格较酒鬼酒停牌前的47.58元降低19%~27%。而从历史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对相关个股的冲击情况来看,在瘦肉精事件突发期间,双汇发展(000895,收盘价54.71元)最大跌幅为35%,在三聚氰胺事件突发期间,伊利股份(600887,收盘价19.88元)最大跌幅为50%。
  实际上,在酒鬼酒的4个跌停中,盘后交易数据显示仅有一家机构大举买进酒鬼酒。然而,该机构最终被怀疑是国泰君安交易单元的接盘方,涉嫌利益输送,而不是真正的看好。
  酒鬼酒在11月28日跌至31.22元,这一价格远低于上述基金的估值,但却没有资金进场抢货。机构表面看好,内心犹豫甚至悲观可见一斑。
  相反,游资开始关注酒鬼酒等白酒股的炒作机会。11月28日,酒鬼酒的前五大买入席位均为营业部,其中著名游资席位中信建投武汉中百路营业部、中信建投武汉建设八路营业部大举买进逾9000万元。遗憾的是,11月29日,酒鬼酒始终没有翻红,游资惨遭被套。
  从图形上看,白酒股并没有出现“挖坑”大幅反弹的情况,这极有可能表示,当前的横盘只是下跌中继。
  困境/
  四大利空或致白酒行业性拐点
  以白酒股为代表的酒类股如今的遭遇,和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关系。
  在业内,白酒行业泡沫累积以及估值拐点隐现的争论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出现,但这些负面因素被上市公司优异的财报数据所淹没,直到塑化剂风波的出现。
  当人们重新审视白酒股的种种问题时,品质问题治理风险、三公消费白酒降价、经济减速销路收窄、疯狂扩张库存巨大等风险一并挤出,导致牛了9年的白酒股迎来钻石顶。
  品质问题频出企业治理风险大
  虽然白酒板块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景气持续上涨,但围绕白酒板块的负面或者做空舆论一直不绝于耳。从今年年初至今,围绕白酒的负面舆论出现了近十次。
  今年2月21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曾组织首批包括贵州茅台(600519,收盘价216.01元)、五粮液(000858,收盘价26.97元)、泸州老窖(000568,收盘价33.49元)、洋河股份(002304,收盘价99.80元)、山西汾酒、郎酒、剑南春、水井坊(600779,收盘价17.84元)在内的8家知名白酒企业签署自律宣言,共同承诺在今年4月20日之前实行“双公开”:即公开销售渠道、网点和供应量,公开假冒产品产销商名单和案件查处情况。但承诺期限过后,多家白酒公司并未公布数据,引起媒体质疑;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推进习酒公司上市的相关筹备工作会议上,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茅台集团要求习酒公司必须今年完成在香港上市的目标。该发言违背了茅台此前“为避免同业竞争,以上市募集资金收购习酒的酱香酒生产经营性资产”的承诺,引发广泛质疑;
  今年上半年,媒体报道称“茅台社会库存1.5万吨,五粮液2万吨”,引起广泛关注,贵州官员对此回应称,“茅台酒价格不会下跌”;
  今年8月13日,媒体报道称酒鬼酒经销商扮演卖酒买股双重角色。一重是酒鬼酒的下游客户,另一重是酒鬼酒重要参股公司的股东,经销商买入酒鬼酒股票与酒鬼酒公司形成复杂的利益捆绑关系。酒鬼酒未对该报道进行回应,股价在报道后半月跌去15%;
  今年11月,在CCTV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剑南春以超6亿元的价格刷新标王记录。中投证券评论称,“此举将加剧行业泡沫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近段时间以来,白酒的品质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
  早在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爆发前,今年8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生产的53度“黄盖汾”被爆内有黑色漂浮物,且公司在6月份通过内部通知秘密召回该类产品,山西汾酒8月下旬以来呈现弱势盘跌;
  今年8月23日,古井贡酒(000596,收盘价27.53元)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古井贡上半年向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酒精4551.49万元,为2010年以及2011年全年的采购额,引发广泛质疑。古井贡酒在26日公告中承认 “公司部分低端产品采用固液法生产”,古井贡酒在此后一个月内下跌超20%。
  有资深投资人士调侃指出,在A股上市公司中,最容易做空的股票就是消费股,而消费股中最容易做空的就是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如之前的双汇发展)、医药(如之前的毒胶囊)、酒类股(如酒鬼酒等).
  三公消费趋严白酒降价难救市
  已经去“消费品化”的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依靠送礼消费、三公消费。然而,随着高端白酒的三公消费受到严格限制,白酒的销售渠道遭到了打击。虽然有不少券商分析师认为禁令短期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有限,大部分白酒公司上半年业绩有非常强的确定性,但真实的情况是,不少高端白酒的价格开始下行。
  今年9月,茅台再次上调出厂价20%,2011年以来,茅台酒的调价幅度已经达到50%。但在表面提价的背后,却是终端价的大幅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公司持续调价的同时,公司核心产品53度飞天茅台价格由年初的2300元下跌至目前的1600元左右。
  记者在仔细研读了贵州茅台的三季报后,还发现了一些“隐忧”。比如三季度贵州茅台的销售费用较二季度翻倍,净利润较二季度环比下降。
  有分析人士指出,稀缺产品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和涨价能力,但频繁涨价也会面临价格天花板和业绩压力。宏源证券在今年9月的报告中指出:“一线与二线、三线白酒的关系不能分开看,一定是联动影响关系。只有当一线白酒价格卖得越贵的时候,次高端品牌才能实现放量增长。反之,当一线白酒价格回落至1000元以下时,会削弱次高端品牌的性价比优势,放量自然会受到抑制。所以目前行业的问题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体性的调整关口”。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5 20:25 , Processed in 0.04521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