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更严格管理办法酝酿出台稀土行业将面临整并 来源: 海通国际撰写时间: 2012-08-21 中国政府酝酿出台新一轮稀土行业管理办法。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上周表示,稀土行业长期存在超计划生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走私犯罪现象,中国家对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整治已投资40多亿人民币。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与国土部正联合研拟《稀有金属管理条例》(简称《管理条例》)初稿,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出台。该管理条例用意在于整合管理部门、提高法律位阶与建立稀土行业监管协调机制。对于无法达到产业准入条件甚至非法违规的企业和项目,监管部门将有权对其停电和没收非法所得。 分析与展望: 突出环保重要性,严格准入制度。工信部7月发布《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对于稀土项目的地点、生产规模、工艺装备与能源消耗等方面均做出限定,对于拒不整改或不合格的企业,工信部可撤销其生产资格。而此次酝酿出台的《管理条例》赋予更大的行政管理权力,对不合格或非法的项目,行政机关可对企业实施停电和没收非法所得的措施。基于保障中国战略资源储存量与达成环境保护目标,政府有强烈急迫性进行稀土行业管理,所以在稀土行业管理法规制定过程首次纳入环保部与国土部共同参与。新的管理条例将对行业进行整顿与关停落后产能,届时对于经营规范、环保合格的龙头厂商将受惠于行业竞争降低,并有兼并整合的契机。 多部门协调管理,法律位阶提升。稀土行业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管,以往事权不集中,管理繁琐效率低落。计划出台的《管理条例》则有望实现多个部门协调监管的机制,涉及单位包括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与国土部。另外,以往相关制度在法律地位不高,地方政府对于参与行业整改意愿不强,遭淘汰企业往往在地方政府默许死灰复燃。该管理条将提升法律位阶,进入立法程序,一旦顺利通过,将为今后稀土行业的监管提供有效法律依据。 稀土行业将面临成本快速攀升,出口额可能降低。中国一直是稀土出口大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6%,而产量则占世界97%,出口也一直是稀土行业重要的盈利来源。然而,随着对能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中国政府在年初公布稀土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开始对稀土产品征收出口关税。政府公布新的行业准入标准予环保规范,将进一步增加稀土行业的环保支出,加上劳动成本攀升等因素,中国稀土行业海外竞争力正在下降。透过对稀土行业的积极管理,未来行业出口额可能下降,进而达成资源保护的效果。虽然行业龙头可望胜出,但行业增长正快速减缓。 【行业分析】 全球轻稀土行业格局2013年或剧变,而中重稀土供给局面难撼动 来源: 方正证券撰写时间: 2012-10-25 停产事件再起,预计影响产能较小 此次停产事件应该是继2011年10月的再版。由于当时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下游需求不旺以及面临供过于求的形势,包钢稀土决定2011年10月19日起,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包括直属冶炼厂、华美公司、和发公司、山东灵芝公司)停产一个月(包钢全南晶环、包钢信丰新利已停产)。停产期间,包钢稀土将相应停止对上述冶炼分离企业及外部合作企业的原料供应。包钢(集团)公司每年出售给包钢稀土的300万吨矿浆中稀土含量24万吨,折合精矿(50%品位)为48万吨;稀土精矿经过浓硫酸强化焙烧、水浸得到较纯的碳酸稀土。如果按照内蒙古矿山稀土氧化物(REO)每年开采指标5万吨计算,预计一个月的停产将影响产能仅4000吨左右。 2012年中国稀土出口预计大幅减少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咨询服务中心公布的数据,2012年1~6月份,中国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减少42.7%,为4908吨。其中,6月份出口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884吨。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通过正常渠道出口的稀土冶炼产品数量仅占出口配额量的60%左右。除了中国出口走私猖獗的因素,分析师预计受宏观经济影响需求减少以及替代增加、海外产能释放及进口地多元化影响,2012年中国出口量可能不到30996吨出口配额的30%。 全球稀土行业格局将在2013年剧变 随着美国Molycorp公司MountainPass矿山和澳大利亚Lynas公司MountWeld矿山产能逐渐释放,全球稀土行业格局将可能从2013年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到2015年,新进入市场的稀土矿山产能可能达到7.8万吨;2015年以后,全球稀土行业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变化,潜在的市场进入量可能超过16万吨。分析师预计2012年底海外稀土氧化物产能约3.7万吨,2013年将达到为6.7万吨;而2012-2013年海外产量分别1.8万吨和3.7万吨,市场占有率分别约15%和27%;2015年以后中国稀土供给量占比可能下降至60%以下。 轻稀土产能释放中国承压,而中重稀土供给局面难撼动 假设美国、澳大利亚及南非三个矿山到2015年均实现项目设计产能,其它项目暂不考虑,根据测算,氧化镧和氧化铈供应量将会大幅增加,分别达到1.95万吨和3.24万吨,大幅高于需求增量的1.06万吨和1.10万吨。而分析师测算到2015年,钐、铕、钆、铽、镝、钬、钇等中重稀土供应量仅增加2252吨左右,约占2011年中国中重稀土的开采配额1.3万吨的16.93%。其中,钇、镝、铽需求增速明显快于产能增速,如果考虑到产能增量不可能100%达产,全球中重稀土的产量增量将更少。因此,海外稀土资源开发难以撼动中国中重稀土资源优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没有考虑受稀土价格和资源所在国政策(尤其是严格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进度可能会放缓或改变计划。 由于长期坐拥稀土资源优势,中国在稀土应用技术上落后于日美等国,没有充分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利润率提升。分析师预计随着未来海外轻稀土产能的释放,价格回升面临压力,但随着需求回升,价格将缓慢上涨;而中重稀土是中国特有优势资源,未来海外开发的矿山产能很少,价格将在当前价格基础上随需求上升逐渐上涨,更具投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