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军还透露,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约束和信息披露,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控制二级市场盲目炒新,并称证监会将采取更多措施努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事实上,监管部门在引入海外长期资金方面的工作一直不曾停步。早在今年7月底,证监会公布了有关规定,降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要求,并放宽了QFII投资限制。 此前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主要负责人带队,奔赴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地进行路演,游说海外基金通过QFII渠道,投资已处底部状态的中国股市。一方面争取更多资金进入股市,另一方面为股市投资者提供更多产品。 从年初至今,获批的QFII家数已大幅超过以往任一年度,目前我国QFII机构总数达到181家。 证监会计划采取的"组合拳"并不仅在此。9月27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正积极研究推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税收制度调整,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研究修订相关税收政策,降低证券投资税负;进一步研究完善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挂钩制。此前,监管部门已经就加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等推出了多项举措。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场长期疲弱是宏观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制度等多方面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监管部门持续不断的制度改革和呵护市场举措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 除了上述举措,在低迷的市道下,央企的大手笔增持则给市场带来了一些暖意。今年9月,国资委产权局局长邓志雄在证监会举办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培训班上称,将鼓励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和回购股票,加大并购重组、孵化注资、有序退市力度,鼓励中央企业所控股上市公司强化分红回报意识,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分红机制。 9月以来,多家央企抛出大手笔回购或增持计划。9月12日,中海集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海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增持了其4988.9万股H股,约占公司已发行A股和H股总数的0.43%,增持完成后,中国海运集团持有中海集运股票数量占比上升至总股份的47.46%。 10月9日,工商银行发布的股份变动情况公告显示,汇金公司三季度增持了626.63万股股权,与二季度700万股的增持力度相比,可谓基本持平。汇金公司12个月以来合计增持工商银行11664.33万股。在汇金增持消息助力下,券商、保险、银行等金融指标股领涨大盘,当日沪指冲上2100点。 行情企稳? 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的一句"提振股市信心",以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使得沪指从1月初的2132点,上升到5月初的2450点,之后股市不断下跌。近几日股市一直在2000点之上低位徘徊,目前,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前景仍在下行,加上第三季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不理想,A股前景并不乐观。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沪指2000点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重要心理关口,也很可能是政府的"容忍底线",政府不会"见死不救"。就短期而言,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这时候沪指保住2000点具有特殊的维稳意义。 不过,在国内外经济前景持续不明朗的情况下,市场也在担心:2000点可能不是底。如中金公司最新发表的第四季度的A股策略报告就表示,第四季度市场依然面临着风险,在极端情况下,第四季度A股可能跌至1700-1800点。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股市历来十分关注政策,素有"政策市"的说法。每当重要会议召开或者重要事件发生前夕,市场上就会出现所谓的"维稳预期",期待管理层会为了在这些重要的会议或事件发生之前创造利好的气氛而采取维稳股市的政策,从而导致一波"维稳行情"。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证监系统专门召开的维稳会议屈指可数,最近的两次分别在2008年与2009年,彼时,正值北京奥运会与国庆60周年前夕。 "股市呵护政策短期有提振作用,长期来看效果一般。"申银万国证券在报告中预测,"从历史来看,为了维稳股市,管理层往往会推出一些直接利好股市的政策,如鼓励国有企业增持,汇金增持、停发新股、降低印花税等。这些措施短期很难改变股市中长期的运行趋势,但在一段时间内能引发市场反弹。" 上海的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当前政府的重中之重是救市促稳定,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未来市场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红十月是有可能的。" 独立基金研究机构好买基金10月8日发布的报告认为,政策维稳将限制股指下行空间,短期大盘将迎来阶段性反弹。 该报告认为,巨额逆回购到期及季节性财政存款上缴等因素叠加,10月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将再次高企,而欧债危机企稳及美国经济复苏信号,亦为A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不过,全球知名投行巴克莱的最新报告则称,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召开时,与股市涨跌无明显的关联性。过去20年里,1992年十四大和1997年十五大召开后,股指上涨,但之后的十六大和十七大,股指却都是下跌的。 "长期来看,(十八大)与股市有关联。"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钟华指出,新一届领导人的经济政策,将会对国内宏观经济及产业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亦会体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及成长性上。(.时.代.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