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求稳 在近期一系列政策累积效应的作用下,10月9日,沪深两市股指全天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其中沪综指放量站上2100点关口,以2115.23点报收,上涨1.97%;深成指以8743.86点报收,上涨2.39%。两市成交金额有了明显的放大,显示出市场参与热情的高涨。 尽管如此,中国股市低迷的态势依然是事实:上证综指在过去5年中下跌了66%,在过去3年中下跌了27%。 今年以来沪指累计下跌6%,如果年底前A股市场表现没有改观,有可能将再次位列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差。 中国监管层正在不断采取市场化救市措施,近一个月以来,多项举措已经传递出强烈的求稳信号:央行逆回购放量;证监会召开维稳工作会议;央企大手笔增持;沪深交易所负责人展开全球路演,招揽海外资金投资A股;管理层还要求机构不得发表影响稳定言论。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未来监管层与投资者的博弈料还会继续,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称"十八大")给双方带来一个缓冲期,维稳预期或会推动大盘在十八大前出现一波小反弹,但市场未来大的运行趋势,仍难明确。 主基调"维稳" 今年以来,沪深股市先扬后抑,上证综指在年初触及2132点阶段低点后出现反弹,4月底反弹结束重归跌势,9月26日沪指盘中一度跌破了2000点这一44个月来的低点。 数据显示,继2011年缩水5.4万亿元后,今年以来两市A股总市值下降9933.4亿元,若不考虑年内上市的新股,则实际市值损失为1.16万亿元。基本相当于全部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总和。 "当务之急是先把行情搞上去。"9月26日,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正庆谈及当前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及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时这样表示。他建议全面应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稳定、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保证流动性正常运转。 面对股指的持续大幅下行,监管层求稳姿态下的各种治市之举可谓用心良苦。9月4日,证监会网站披露,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维稳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了证券期货市场维稳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明确了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工作。 在维稳视频会议召开之后,各地证监系统的求稳工作已相继展开。"深入贯彻落实维稳视频会议精神,全力做好十八大期间辖区维稳工作。"青海证监局在题为《青海证监局学习贯彻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维稳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文章中指出。 除此之外,包括证券业的经营机构交易所也都在近一个月内参与了多次大规模的信息安全保障检查和演练。 郭树清与多方金融机构的座谈则被市场认为是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维稳的举措之一。监管层领导不仅公开批评公募基金的散户化操作,而且要求机构坚守价值投资。 除了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中行董事长肖钢等四大行掌门人之外,赵令欢、沈南鹏等PE大佬,以及部分私募基金、信托公司、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也都先后成为郭树清的"座上客"。 公开资料显示,9月7日,郭树清携证监会两位副主席,以及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出席了一次内部座谈会,参与座谈的包括鼎晖、弘毅等私募股权基金(PE)和重阳、星石、凯石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私募)。 来自北京证券业内消息显示,相关监管部门在上月就中国股市的现状征求业内意见,希望券商能寻找到"中国股市上涨的理由"。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经理则告诉时代周报,该公司在9月底召开的中高层会议上,总经理明确要求各个基金经理不得发表影响市场稳定的言论。 动作频繁 自去年10月,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一直强调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例如新股发行制度更趋市场化,减免交易费用,鼓励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断给市场打气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本着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之心,缓冲市场扩容压力,不仅新股发行节奏明显放缓,而且监管层还加大了引资金入市的力度。 9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证监会积极推进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远近结合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力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这些举措包括推动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连续大幅降低交易手续费、市场监管费等收费标准;出台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健全相关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股票,保护股东利益;积极引进境外长期资金等。 此前的9月22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透露,目前沪深交易所在海外进行路演,引起了投资人的良好反应,境外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