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几个月出台一系列政策利好,或许还能给二级市场带来反弹的机会。但本次反弹,建议空仓者暂时按兵不动。趁机构抬轿,深度被套者也不妨顺势出局,小分一碗汤。 9月7日,大盘怒拔"一阳指",让已经经历了连续4个月单边下跌的投资者们有点看到曙光的兴奋,见底之声不绝于耳。 多方认为维稳行情已经拉开序幕,政策底来了,市场底还会远吗?下半年"吃饭行情"或将就此开启。 但一位资深投资界人士断言:"大盘反转的条件还不具备,这只是一次熊市里单纯的技术性反弹。" 5月以来,中国股市出现了典型的阶梯形向下走势,每次连续调整过后,总要经过一个平台整理,然后继续往下一个楼梯再探新低。 而从一个大的趋势来看,自从股指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下跌,从此就进入了长达5年的下降通道。经历了3374点反弹之后,3年来,股指更始终在一个底部区间震荡。 熊途为何这么长? 一言以蔽之:经济不给力。 经济接下去会给力吗?情况似乎也不容乐观。 8月底,弘毅投资2012年投资年会在武汉召开。一位参与者告诉记者:"从企业家们的观点来看,当下经济形势极为不确定,负面偏多,为此都没让记者入场。" 他对柳传志讲的一个笑话印象深刻:"伦敦奥运期间,柳传志刚刚出访过英国,在当地举行的14场活动中,听到对欧洲经济局势最乐观的话是:'英国经济5年后,还是有可能复苏的。'" 他说,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比欧洲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更有自己深层次的问题。而我们的经济政策也多从政治角度出发、维稳为主,没有开出真正针对经济现状的良药"。 "熊"冠全球 今年的A股市场堪称"世界之谜"。 全球主要股指中,前8个月道指已经站上了13000点,欧洲股市连创新高,而A股成为唯一下跌的市场。 9月5日,大盘被砸到最低2029点,眼看距离2000点仅有一步之遥,投资者心理防线一触即溃。一天后,大盘走出了惊天动地的行情。上证指数暴涨3.7%,再度收复2100点,创下8个月以来单日最大涨幅。全日成交量也重返千亿水平。9月6日,沪市单边成交额为427.3亿元,7日放量至1111.4亿元,激增1.6倍。深市6日成交额为525.7亿元,7日放大至1101.7亿元,增幅高达1.1倍。憋屈已久的投资者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是什么引发了这次暴涨? 猜测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再度启动,唤醒A股"秋收"行情。 继9月5日公布批复总投资规模逾7000亿元的25个城轨规划和项目后,发改委第二天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保守估计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 众所周知,4年前,正是一针"4万亿"的鸡血下去,上证指数单日飙升7.27%,铸就了1664点的历史大底。有了这一"示范效应",4年后发改委两日批复万亿投资项目,凭什么就不能带来新一轮大牛市,吸引资金蜂拥抢筹? 但业内人士反应平淡:"1万亿投资的消息并不是9月初才传出的。而且大规模投资刺激,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此前4万亿投资已经是一个警示,对经济的负面刺激大于正面,不仅把央企变成了银行、大放高利贷,中小民企根本分不到一杯羹;更带来了以高房价为代表的通货膨胀,助长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如果政府继续大规模投资,问题会以"更大经济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叶檀则表示:"如果这一轮还是进行大规模的政府主导投资,会产生两个非常严重的后果。第一个后果是产能过剩,因为现在国内的消费下行,企业的效率都不高,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有可能加剧债务危机。" 猜测二:证监会维稳令。 9月5日上证综指下探2029点,有消息传出:1、十八大临近,证监会在日前召开了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维稳工作视频会议,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了证券期货市场维稳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明确了维护资本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工作。2、监管部门已就中国股市的现状征求业内意见,希望券商能寻找到"中国股市上涨的理由"。 第二天更传出监管部门已邀请包括宝钢、中石油、中信证券等10余家央企高层开会,希望央企站在全局高度,维护投资者利益,带头倡导价值投资,维护市场稳定。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奥运之前,以及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证监会也曾召开过两次维稳工作视频会议。 第一次会后当日,上证指数大涨4.45%,但接下来不久便从3700多点跌至10月的1664点。第二次会后当日,上证重挫2.91%,当月从3400多点跌至2800多点。 事实证明,维稳行情,往往是维而难稳。一些机构反而借维稳出货,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今年8月,证监会年内第三次降低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广东等地方证监局更是下发通知,督促券商下调交易费用。但大盘仅给予勉强回应,此后并未改变绵绵跌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