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迷恋"一日行情"原因三说 近期,中国证监会主席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一把手密集召开两轮座谈会,希望各类专业机构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可是,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似乎在"做一日行情"方面乐此不疲。 但笔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逾万亿的基建项目后,9月7日,大盘一扫前期疲软走势,猛涨3.70%,创8个月最大单日涨幅。据统计显示,当日71只涨停股中有60只被基金持有,水泥板块首当其冲,当日大涨9.57%,且绝大多数成为A股领头羊。 然而,在水泥基建股火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杀机。 从龙虎榜上看,被71只基金持有的祁连山,在9月10日收出第二个涨停板后,该股前五大卖出席位被机构垄断。五机构合计卖出4970万元,卖出的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一家机构出现在买入席位上。连续两个涨停的达刚路机9月6日、7日、10日、11日连续四日登上创业板龙虎榜,共计出现10次机构席位大举减持该股票,而买入席位中没有出现机构席位。由于重仓该基金的主要是券商资管和基金,疑似这两类机构在大举卖出。苏交科、山推股份、通裕重工等也同样出现机构逢高卖出的迹象。 我们再从尘埃落定的QE3政策看,美国推出QE3,对于大宗商品,如油气能源和贵金属等抗通胀品种,都是值得看好的。但上周五有色金属、煤炭仅领涨一天,便有基金表示要减持了手中的周期性股票。有色金属上涨行情会不会昙花一现,不得而知。 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做一日行情"的倾向便暴露无遗。 那么,基金缘何做"一日行情"推手?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 其一,国内外经济依然不振,A股难以实现持续上涨行情。所以,市场稍有热点,便会借机出逃。 其二,在经历了去年的巨亏后,今年上半年基金整体扭亏为盈,下半年的纠结行情令基金选择见好就收。 其三,价值投资缺少机制护航。在A股市场投机炒作之风盛行、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公募基金以相对排名作为主要考核机制的环境下,让机构投资者真正扛起"价值投资"的大旗还有待时日。所以,对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说,更看重的是"游戏规则的变化,而非倡导"。(.证.券.日.报 .赵.学.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