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平缓的经济复苏 9月5-6日,与25个城轨工程一起公布在发改委网站上的,还有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以及7个港口、航道项目。 此前,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并不乐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信息显示,该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49.2%,较7月下降0.9%,连续第4个月回落。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与去年同期相比,8月的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8.9%,较前一个月下跌0.3%,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苏章认为,"为了保证增长,国家从建设地铁的角度切入,这是很好的想法。"冯奎也认为,轨交项目投资额巨大,可以带动钢铁、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发展。 "如今,很多大型企业都很焦急,到年底,产品再卖不出去,企业就完蛋了。所以,中国是被逼着发展。"王梦恕透露,下一步,中央和地方将考虑铁路刺激计划,"把北京到各省会的八小时铁路网以及省会之间的八小时网修起来"。 "发改委公布了批准的几十个项目之后,不少人以为大规模刺激又来了。其实,即便有意稍微加快步伐,但苦于地方财政拮据、银行贷款谨慎,也将受到资金约束。"王梦恕说。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这些"计划"事实上是对投资的"预测",假设了银行、企业、资本市场、外资和政府的资金来源都会到位。但在地方土地收入下降、财政收入减速、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都处于谨慎的背景下,这些计划很难起到刺激作用。 "资金的确是关键问题。"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告诉时代周报,"除非政府邀请私营部门参与,否则,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基建领域,同时,财政部目前也没有意愿扩大赤字,在这些项目上倾注更多公共资金。" "这些项目是否将发挥刺激作用,中国经济能否提速,这还有待观察。"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的分析认为,从工程项目不断得到批复之举可见,中国政府正积极寻求稳定、平缓的经济复苏。换言之,他们试图选择不疾不徐的中间道路,既非"什么都不做",也不是重回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之路,然而,这个"度"很难拿捏。(.时.代.周.报 .韩.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