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瓶颈 安全、节能、环保,甚至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地铁的各种优势让不少城市管理者对之向往不已。但是,所有城市交通类别中,地铁的修建成本最高,而且一个城市不可能只修建一条地铁。 以兰州为例,其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包括6条线路,总长207公里,按照每公里5亿元的造价计算,投资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然而,兰州市全年的一般财政收入仅100亿元,其每年可用于基建的资金不足10亿元。 "全国共有28个城市正在进行地铁施工,由于资金普遍紧张,建设进度缓慢。有些中西部城市走完第一条线,甚至还没走完一条就没钱了,例如郑州地铁,就是因为资金问题一度全面停工。"王梦恕说。 目前,发改委批复的文件显示,地铁的建设资金中,大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其余则通过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过去,国家只负责批项目,资金问题完全由地方想办法。但现在,实际的操作是,地方拿出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组成资本金,再从银行贷出一部分,三方出力。"王梦恕说,"尽管如此,地方拿出的钱一定要多于中央,否则,这个项目风险太大,批不下来。" 然而,现阶段的地方财政正处于缩水期,其中,占地方财政收入近四成的土地收入由于宏观调控一再下滑。财政部公布的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显示,受土地出让成交额大幅下降的影响,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1430亿元,同比下降27.5%。 不止如此,据时代周报的不完全统计,除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交网以及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城际铁路规划外,不计资本金,其余23个城轨项目将为各地带来3472亿元的融资压力。 "鉴于对资产质量的顾虑,目前,商业银行大多较为谨慎,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时出现的放贷狂潮不可能重演。"惠誉国际的一位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 9月10日,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发布的报告认为,这些项目将通过银行借贷及发放债券两个渠道融资。相较而言,不少银行目前已放宽对基建项目的贷款条件,债券市场对之也更为开放,但究竟有多少资金可用,尚不清楚。 不过,也有一些城市已初步解决筹资问题,比如常州。据报道,未来三年,建行江苏省分行将为常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总额500亿元的信贷授信额度和投融资额度,届时,建行将成为常州地铁项目银团贷款的牵头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