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专用化学品及专用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表面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客户覆盖PCB、新能源等领域。随着下游电子/汽车等领域需求打开,公司主业化学品业务有望持续增长;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加速,上游专用设备有望核心受益,公司率先研制一步法设备,订单或加速兑现。 PCB 等领域化学品需求向好,一体化方案形成差异化优势2024 年,PCB 行业触底反弹,预计全年全球PCB 市场规模达到880 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达历史新高。公司已形成“化学品+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少数能同时为PCB、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专用化学品及专用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复合铜箔核心设备供应商,或迎放量元年 随着动储电池、固态电池技术对安全性/能量密度的需求提升,兼具高安全性、低成本和轻量化优势的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加速。碳酸锂低位震荡叠加铜价高位震荡,复合铜箔成本优势突出,PET 铜箔与PP 铜箔**总成本有望比6μm 铜箔分别下降25.05%/25.48%。当前行业处于0-1 向1-N 突破的关键阶段,设备环节有望优先享受技术替代红利。公司“一步式全湿法”复合铜箔制备工艺通过简化生产流程,实现了工序的减少,有望降低综合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电子化学品稳健增长,新业务有望放量,建议持续关注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营收分别为6.25/8.20/10.8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1%/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4/0.75/1.2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扭亏/62%,EPS 分别为-0.15/0.77/1.25 元/股, 2025 年和2026 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转正。根据公司所处产业链,我们选取洪田股份、东威科技、宝明科技、双星新材、骄成超声作为公司的可比公司,2025-2026 年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为120/26倍。公司主业化学品有望随着下游消费电子复苏实现快速增长,复合铜箔设备或于 2025 年迎来放量;但短期估值较高,暂无评级,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电子化学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新技术拓展和下游应用不及预期;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