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及2024 年度业绩快报,一季度业绩超预期1)2025 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818-8,250 万元,同比增长58.5%-91.8%;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100-4,600 万元,同比增长5.8%-18.7%。 2)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2.9 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6 亿元,同比下滑16.6%;实现扣非净利润1.9 亿元,同比增长10.2%。 3)公司围绕传感器和物联网持续深耕,切实推进传感器产业森林的战略布局;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较大,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同比变动所致。 应变式传感器为基,以多物理量传感器融合为目标的战略投资布局拉开框架1)应变式传感器作为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需求前景广阔,2022 年我国应变式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0.6 亿元, 2016-2022 年CAGR 为14%。 2)公司遵循产业投资上下游及“主业聚焦、三观一致、可进可退、资源共享、估值合理”五项原则,沿着机器人力学、触觉、视觉、惯导传感器的主投方向进行投资布局。2024 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再投资”方式先后控股了宁波知行物联和上海飞轩传感器,加大智慧库房和电流传感器的投资力度;完成了对苏州禹山传感(水质传感器)的投前尽调等工作;并与宁波米德方格半导体签订投资协议,其将为公司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国产替代”芯片。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确立,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需求空间广阔1)人形机器人主要包含四大核心技术模块:环境感知模块、智能AI 芯片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操作系统模块。随着人形机器人目标应用场景从工业场景向家庭场景拓展,对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2)公司面对市场新趋势,未来主攻“新四样”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多物理量传感器、柔性触觉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方面,公司给若干国内下游厂商进行了产品试制和送样,质量、成本、交期等方面得到了下游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已完成人形机器人手腕、脚腕,工业臂、协作臂末端的产品系列开发,并已给多家国内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公司将继续投入研发力量,向微型、高频响应、MEMS 硅基、力控算法集成等方向进行突破;触觉传感器已启动与多家企业、院校的合作,同时以自研模式进行研发,目前尚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4-2026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 亿元、3.7 亿元、4.6 亿元,同比增长-16.6%、42.2%、25.4%,对应PE 约69、48、38 倍。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较大,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同比变动所致。公司作为国内传感器领军企业,“多物理量传感融合”打造传感器森林,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新市场空间。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受益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