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关注:聚光科技、中再资环、瀚蓝环境、金科环境、海螺创业、中金环境、武汉控股、朗坤环境。 以旧换新新政落地,循环产业正规化、头部化。本周《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布,新增强调:(1)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2)支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加快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3)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加快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回收利用网络等。从政策脉络来看,以旧换新明确目前我国循环再生产业的难点、痛点在于前端回收体系的建设,由此延伸对于供销社+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形成的“两新”回收体系的重视。我们认为伴随着未来循环再生产业的正规化、头部化,在前端回收体系布局初有建树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中再资环】、【大地海洋】,以及具备产业链延伸可能的【瀚蓝环境】、【东江环保】等。 2025 年股息资产仍是重点之一,聚焦边际改善明显标的。伴随着央行的降准、降息政策落地,环保A 股3~5%、港股5~8%股息率性价比更加突出。此外南京、长沙等主流城市已经启动水价调整,结合绿色转型等中央政策提及的环保价格机制改革,我们预期后续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费等公用事业价格陆续理顺将是必由之路。当前水务、固废板块历史回款依旧可控,未来价格机制的理顺下回款保障度进一步提高,其中重点关注2025 年回款健康,具备分红提高潜力的固废、水务公司,建议关注【瀚蓝环境】、【海螺创业】、【永兴股份】、【三峰环境】、【旺能环境】、【光大环境】、【粤海投资】等。 期待化债政策加码,重视国企改革机遇。我们预期2025 年将是化债政策落地的重要节点,其中环保国央企上市公司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重要平台,承担大量地方隐债,化债改善显著。另一方面,市值管理考核背景下,依托股东集团的资源,环保国央企通过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回购增持、股权激励、业务转型等手段实现“困境反转”的事件屡见不鲜。重点关注(1)国央企2018、19 年入主,市值跌幅仍较大的公司;(2)破净、业绩下滑,改革诉求强的公司;(3)股东拥有优质资产,具备注入潜力的公司。建议关注【武汉控股】、【中金环境】、【中原环保】、【城发环境】等。 风险提示。订单和新业务布局低预期,政策变动风险,分红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