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0.000,0.00,0.00%)(300024) 事项: 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10.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21.23%, 稀释每股收益0.6元。 公司拟每10股派现金1元(含税)、送红股4股(含税)、转增8股。 平安观点: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0.62%,其中工业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交通自动化系统分别增长 8.63%、 -4.95%、 20.37%、 38.15%; 工业机器人、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30.72%、 24.93%、 32.48%,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虽然受到产能限制等原因的影响,公司收入增速下降,我们预计 2016年在公司两地产业园达产后增速有望回升。 销售费用及研发投入增长较快: 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 45.66%、 24.81%、 -13.61%,其中销售费用受到销售人员规模扩大的影响增长较快,管理费用的增长主要由研发支出贡献; 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23.66%至 8419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 5%,明显高于 2013年的 3.10%和 2014年的 4.47%;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 2014年的 1677 人增长 21%至 2033 人;高研发投入有利于公司保持长期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核心零部件布局初见成效: 公司 2015 年研制出新一代机器人控制器产品,增加了视觉、力觉等智能传感器信号采集与控制功能,并采用新型高速实时总线技术提升了机器人的控制速度和工作效率;公司设立沈阳新松智能驱动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加快零部件资源整合、产业整合的步伐,产品将涵盖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减速机等,可以应用在机器人产品线、机床、电动汽车等诸多行业。 全面布局服务机器人: 公司目前已实现多型号服务机器人的批量化生产及销售;在公共领域,公司与银行、政府、展馆、餐厅等合作的多款机器人均已“上岗”;在医疗领域,公司研发的骨科前臂复位机已通过医疗检测机构认证;此外,公司在机器人调度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等领域均有涉足;虽然服务机器人目前对公司收入贡献不大,但未来前景广阔,体现了公司管理层良好的前瞻性。 政府扶持意图明显: 公司 2014 年、 2015 年获得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 8277 万元、 14263 万元,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工业 4.0 及智能装备的龙头企业,其获得政策长期扶持为大概率事件,尤其是与其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大多与重要的国家研发课题相关,因此其获得政府补助具有可持续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速放缓,我们下调公司 2016~2017 年营业收入预测至19.38 亿元、 22.29 亿元(原预测值为 23.71 亿元、 30.92 亿元), 下调公司 2016~2017 年 EPS 分别至 0.75 元、 0.96 元(原预测值为 0.76 元、 1.00 元)。 考虑到公司的机器人行业龙头地位以及产能扩张后的增速回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新增产能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