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梅:2013年4月份CPI数据解读
鲜菜价格上涨影响4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2013年4月份C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4月份CPI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4%。CPI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4月份的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了0.3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 一、鲜菜价格上涨较多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1.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6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大于0.2%的CPI环比总涨幅。通常情况下,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3月份都会有所下降。从2003-2012年的历史数据看,除2010年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3%以外,其余年份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3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6.4%。今年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不降反升,情况比较特殊。据气象部门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4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7.9%,鲜菜的正常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导致价格上涨。 二、新涨价和翘尾因素双双增加,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发布的数据显示,在4月份2.4%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分别为1.4和1.0个百分点,分别比3月份增加0.2和0.1个百分点,两者合计增加0.3个百分点,影响4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4月份新涨价因素有所增加,与鲜菜价格上涨密切相关。据测算,如果剔除鲜菜价格上涨的影响,4月份不包括鲜菜的CPI环比下降约0.12%。(.国.家.统.计.局) 4月CPI同比上涨2.4% 是否降息面临两难选择 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4月份CPI同比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CPI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4月份的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了0.3个百分点。 此前路透调查中值显示,中国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料微升至2.3%,食品价格限制整体升幅,通胀维持在温和可控水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升仍显乏力以及公务消费限令、禽流感疫情等非预期因素对食品价格的下拉作用,上半年国内物价可能不会明显上涨,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通胀压力温和水平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选择,特别是近期欧美密集降息加剧了流动性,市场争议中国是否跟进降息。 5月7日,澳大利亚决定降息25个基点至2.75%,创历史最低纪录。这是近一周以来第三家全球主要央行做出降息决定。此前,欧央行和印度央行已经宣布降低利率。而美国日本也仍然持续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 不过对于中国央行来说,货币政策仍然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国外央行降息,扩大内外利差,容易引致更多的热钱入境套利;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乃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都对降息形成掣肘。此外,中国又缺乏资金外流的渠道。结合当下的国内外宏观大背景,货币政策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纠结境地。 此外,统计局还公布,4月份PPI同比下降2.6%。路透调查中值显示,4月PPI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扩大至2.3%。该指数已连续一年处于负值,显示工业品需求较为疲弱。 招商证券称,从短期水泥价格、挖掘机销量和发电量数据观察,经济较一季度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力度仍然较弱,未来经济走势还需要看政策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博弈结果。 而瑞银证券则认为,4月包括重卡、工程机械等与基建相关行业已转为正增长,发电量增速大幅提高,汽车、家电及房地产等部分先导行业的成长超越预期。 瑞银还指出,过去6个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及信贷的增量均创出历史新高。二季度国内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可能会下降,但同比增速仍会较快,这完全足够支持国内经济增长 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同比增长7.7%,低于预期。而上周刚公布的中国官方4月制造业PMI指数意外回落,新订单、库存等多项指数均下降,出口订单降至荣枯线下方;汇丰中国4月制造业PMI亦回落且略逊于初值,新出口订单、就业等分项指数降至萎缩区域。 今年中国政府设定经济成长目标为7.5%,通胀目标为3.5%,投资和消费增幅目标分别为18%和14.5%。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7.8%,略高于去年初定下的目标7.5%;全年通胀水平为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