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安卓版手机各种应用软件偷取用户信息
今晚央视3·15晚会上,央视曝光大众点评等手机应用软件在安卓版手机中各种通过定位技术轻而易举偷偷获取用户信息。 央视曝光宽带运营商绑定垃圾广告
今晚央视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乐天惠等广告公司通过宽带运营商向天涯等网站用户绑定垃圾广告。 央视曝光高老太虚假降糖秘方等神药 2013年央视3-15日晚会在北京举行,央视曝光高老太降糖秘方等虚假神药,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这里是中央电视台2013年3·15晚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接下来我们要来说一说省略号,省略号是一个功能特别强大的符号,有些时候你想说,但是你不愿意说,可以用省略号,有些时候你想说,但是不能说,也可以用它,有些时候它表达的是意犹未尽,有些时候它传递的又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省略号最不应该出现的地方是在哪里呢?是在规章制度和良心的面前。 各位请看,假设我的手中拿的是一幅膏药,我告诉你这幅膏药可以同时治疗高血压、心血病、糖尿病、哮喘等等等等,你会相信吗?我看到现场很多人在摇头。好,我再告诉你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一代名医,专门给皇上看病,所以,这个膏药用的是祖传秘方,你会信吗?我发现摇头的人似乎少了一点。我们再做一个假设,如果刚才所有的这番话我请一个看上去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老者面对面的跟你说,我怕你可能会信了。 视频 小小的膏药神通广大,药到病除。 让糖尿病人摆脱糖尿病。 这位自称是慕容家族第八代传人,清朝御医第11代传人。出身显贵,祖传秘方,你不信,这些人还会把自己的招牌对天发誓。 一周期要是让你停不了药,我把姓改了随你信。 如此神药,记者花费990元买了一个疗程的降糖贴,发现并不是广告中说的彻底根治糖尿病。 再来看批准文号,神药怎么成了医疗器械? 2012年2月,记者来到湖南省莱阳市妙生堂有限公司,为了监管,他们在审批时打了擦边球,把产品申请为医疗器械。 因为我们品种太多了,光文号就二十多个。 所谓的高老太祖传秘方就是膏药理念加西药,为了让患者贴上有发热的感觉,辣椒油更是必不可少的。 公司负责销售的张经理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高老太理疗贴每盒不到三块,可是市场价却每盒99元。 卖99元一小盒,99一个流程。 基本上在这种产品里,成本基本上都是忽略不计。 周经理告诉我们,加上一个高老太的概念,加上广告包装,就被忽悠成一个流传百年的神药。 你也可以弄个吴老太或者吴老爹牌。 河南指南针文化医药有限公司李经理告诉我们目前市场上的慕容贴,慕容康就是他们找来的演员,拼的就是演员阵容和策划能力。 比如那老头被拍过了,我肯定不会再用这个老头了,因为上镜不好。 其实这位广告策划炒的不是产品,而是广告。 现在都炒烂了,老百姓看了这东西还是买。现在不光炒老头,老婆也找来了。 难怪那些假名医在广告里一个劲儿的发毒誓,一个个虚假的神贴广告出现了。 这就叫概念,挖的卖点,起的名字叫高老太,又有故事,又情节,消费者一看,这些病人常年吃药,突然给他一个新的东西贴一贴,特兴奋。 虚假宣传,夸大疗效,打着医疗器械的幌子反而让患者因停药贻误病情,难道不怕消费者投诉吗? 消费者一说不满意,退,大刀阔斧的退,就算这个产品百分之百的没效果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退货率。 如果没有大的浪,大的形势大的活动的话,你的广告只管播,有大稽查,停停,高老太的广告,能做到3月1号我估计马上就要停掉,马上就315了,315一过,可能到3月20号它又要上来了。 2013年3月1日,河南指南针文化广告有限公司又开始策划拍摄一段新的降压神片广告,记者来到紫杉文化传媒工作室,见到了演审议的。 这胡子是粘上的吧? 粘上了。 退休了以后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介绍参加影视的拍摄,我说试试吧,我又没玩过,机关干部。 在摄影棚里面对摄像机的镜头,这位坐了几十年的退休老干部一下子就进入了神医的角色。 我治病啊,天在看,三个月,停针停药,停不了治不好,我告老还乡,我是毕久庭。 治糖尿病治一个好一个。 放心吃喝,就是让你持续好厉害。 广告这个东西那肯定要吹,不那样说忽悠不了消费者。 广告一打,鱼饵一萨,那鱼就过来上钩了。 通过一个手段,通过一个载体,把这个钱敛过来。 主持人:在刚才的片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药商或者是策划公司,或者是那些扮演所谓神医的演员合力上演了一出闹剧,人们常说人生如戏,但是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我们的消费环境,还有每个人的良心和诚信却来不得半点儿儿戏,接下来我会通过微信实时对讲的功能跟收看现场的观众来一次小小的讨论,来看肯如何看待我们今天的消费欢迎,大屏幕上他们几位的微信头像已经出现了。 大家好,我是演员陈数,非常高兴以这样有趣的形式参与到节目当中。 大家好,我是离开家乡多年,在外打工的草根。 大家好,我今年17岁,很高兴跟大家交流。 主持人:欢迎三位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与我们的现场保持互动,我想跟三位聊的是这些年我们完善消费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力度已经越来越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依然还可以看到那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出现,我们想问一问三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你们觉得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观众:不光小企业,甚至有些致命打企业也在造假,违法成本很低,收益很大,他明知道有问题也会铤而走险去做,这里面一定要极大的提高违法的成本和惩处的力度。 观众:我觉得假最怕见光,有光的地方假是最少的。 陈数:我一直很喜欢一句经典台词,我们的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的。 主持人:三位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这一刻他们表达了我们所有消费者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这些违法行为曝露在阳光下,尤其陈数最后提到我们要加大惩处的力度,比如罚他一个倾家荡产,看谁还敢铤而走险,只有面对这样的违法行为,我们加大惩处的力度,才能真正的让这些不法分子杜绝他们心中的那份侥幸,让我们有一个更加健康,更加有序,更加洁净的消费环境,掌声谢谢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