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委员:尽快形成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两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今后1至2年是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如果重大改革能够及时推出来,就会掌握主动。否则,可能会给中长期发展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被动的问题,积累更多的矛盾。要尽快形成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迟福林表示,首先是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要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每年要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逐步接近60%左右的名义城镇化率。 其次是投资的转型与改革。迟福林说,现在来看,投资推动有两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与消费结构严重脱节。二是投资来源不合理,政府投资占的比重较大。 最后是国有资本的转型与改革。迟福林说,过去几年,国有资本在做大经济总量上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国有资本要由以做大经济总量逐步向以公益性为重点进行调整和改革。 “这三件事做好了,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最大的红利。”迟福林说,未来8至10年的内需潜力大概高达百万亿,如果改革到位,就能把百万亿的消费和投资需求释放出来,保持我国未来10年7%至8%的中速增长。 谈及改革攻坚的破题,迟福林说,今天的改革与前几年有很大不同,利益关系面临全面、深刻的调整。他认为,当前的改革攻坚有三个切入点:一是加快推进政府转型与改革;二是切实破题收入分配改革;三是着力解决体制性、机制性腐败问题。 迟福林表示,从改革攻坚、突破的现实需求看,当前要尽快出台改革的总体方案,形成路线图和时间表。按照十八大报告关于“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的要求,建议尽快制定未来5至8年的中长期改革规划,争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出台实施。(.经.济.参.考.报) 期待杜绝国企职工"被内退" 国企“内退”政策操作需要规范、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普及数字教育,这是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龚曙光所提的议案和建议。 来自出版界的龚曙光,此次两会关注职工利益保护、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教育等领域。如规范“内退”政策执行,龚曙光介绍,国家政策允许国企“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但目前一些企业为减轻人员包袱,随意放宽内退年龄搞“一刀切”。这导致很多“被内退”职工要求重新上岗或给予经济补偿。龚曙光建议,责成各地清理旧的、杜绝新的违规行为,责成企业对“被内退”职工安排重新上岗或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对提案、建议多与自身行业关系不大,龚曙光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代表、委员来自百行百业,但在两会这个公共政治平台上应该为公众利益说话。如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为一线劳动者说话;作为一个产品提供者,要为消费者说话;作为一个“公众人士”,应该为弱势群体说话。要做到这些,仅有爱民之心还不够,还需要在会前深思熟虑找选题,广泛深入搞调查。只有代表、委员都本着民生关切,做好功课上两会,才能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发挥建设性作用。 目前一些企业为减轻人员包袱,随意放宽内退年龄搞“一刀切”。这导致很多“被内退”职工要求重新上岗或给予经济补偿。要责成各地清理旧的、杜绝新的违规行为,责成企业对“被内退”职工安排重新上岗或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