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割自己的肉须痛下决心 对于3月5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汪洋参加安徽代表团座谈并谈了自己的体会。在他看来,温总理报告中所讲的11个方面,最核心的就是要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问题。如果说30年前改革解决的是意识形态问题,那么现在就是利益问题,改革实际上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需要全体下决心,必须要坚定信心。(3月6日 人民网) 笔者在为汪洋“改革实际上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而拍手称快的同时认为,这次行政体制的“大部制”改革,上下都要动真格,痛下决心,自我否定,勇于革自己的命,敢于减自己的权力,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主要归结于以下五个方面的系列问题:一是导致各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够明确,遇到问题难以协调一致;二是职责交叉影响国家整体利益实现,容易导致各自为战,多头对外;三是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四是导致行政管理成本上升,出现重复建设;五是部门林立导致审批程序、审批环节过多,办事困难,严重影响投资环境。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所谓“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就是将国务院的28个职能部门变为18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均作较大调整,实行大卫生、大运输、大能源和大农业等,相关18个职能部门的权力将重新洗牌,整合到一块。其显著特点就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说白了,大部制改革就是把过去政府的“管理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即归结权力、转移权力、下放权力、权责一致、转换角色、服务人民,真正实现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提高政府“公信力”。因此,大动作,大手笔,考验着改革者的政治智慧和操作水平,既要大刀阔斧,又要心细如丝,做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确实不容易。用汪洋的话说“大部制改革,实际上就是拿刀割自己的肉。” 打铁还须自身硬。很显然,大部制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它不只是量变,更应是质变;不只是简单的物理变化,更应是化学变化;不只是做做“减法”,更应做做“乘法”。欲达上述目的,除了决策层的科学设计、精心部署、审慎推进,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来自行政体制之外的人大、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更是万万不可或缺。因为自己拿刀割自己的肉,不咬紧牙关,痛下决心,是难以下手的!(.观.点.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