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CPI再进3时代因货币投放过多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月份CPI和PPI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3.2%再次进入3时代,经济学者马光远对此表示,核心的原因是稳增长背后投放的过多货币。 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 虽然2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但环比上涨1.5%。马光远对此表示,“猪哥哥快发威了”,今年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宋国青:2月CPI创新高原因主要是春节因素
国家统计局9日上午公布2013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和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情况,2月CPI同比增长3.2%,创10个月新高。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 对此,宋国青表示原因主要是春节在2月,另外冷冻也有影响,3月当回到2%左右,一二月平均为2.6% 略高是冷冬的效果。 李长安:CPI涨3.2%超预期 通胀风险上升
国家统计局上午发布数据,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3.2%,食品价格涨6.0%;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降1.6%。对此,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对新浪财经表示,称CPI同比涨3.2%超出预期,通胀预期上升,这和年初货币政策放松有一定关系,此外春节季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推高了CPI涨幅。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增长3.2%,创10个月新高。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表示,CPI同比涨3.2%超出预期,这和年初的货币政策放松有一定关系,通胀风险进一步上升,春节季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推高了CPI涨幅。他判断,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物价有望进一步企稳,全年的通胀形势还有待观察。 余丰慧:输入型通胀压力大不排除央行提高存准率 3月9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月份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增长3.2%,创10个月新高。财经评论人余丰慧对新浪财经表示,虽然有春节的特殊因素,但输入型通胀压力很大,货币政策应该是适度从紧的,未来不排除央行提高存准率。 余丰慧表示,虽然有春节的特殊因素,但对通胀抬头仍不可掉以轻心。欧美日本三大经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很大。 他指出,我国劳动力价格,生产资料价格都在上涨。同时外贸顺差在扩大,热钱流入在加速,外汇占款创出历史最高,通胀的货币因素在加剧。即使近期蔬菜等价格有所回落,但未来物价走高可能性仍很大。 余丰慧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是适度从紧的,央行可能会加大正回购力度。如果外汇占款继续增加,不排除提高存准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