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因素酿大跌 基金称为战术回撤 “神龙摆尾”的余威并未得以延续,蛇年第一周,沪深两市双双大跌,其中沪指大跌118点,周跌幅达4.86%,创下近21个月来最大周跌幅。对此基金公司认为,房地产调控对美联储QE结束的预期为最主要的原因,不过鉴于政策和改革可期,基金公司并不感到悲观,配置上则建议以防御为主。 房地产成调整借口 指数大幅回调,基金公司却表现得非常“淡定”。而对于本周的大跌,多家基金公司的分析均显示房地产调控难脱干系。 汇丰晋信认为,首个交易周市场出现调整在“意料之中”,而将此次下跌定义成多方战术性回撤或更为恰当:首先大量获利回吐盘的涌出导致指数快速大幅回落。从境内外消息面来看,长假后有关房地产进一步严控的论调却给空头提供了突破口,并带动金融类品种大面积调整,此外新三板投资细则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成资金分流利器,大大抵消了保险资管产品开闸所带来新鲜感,众多行业方面的利好大多昙花一现;国际上,美国QE3或戛然而止在以贵金属为核心的相关投资品中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并且也导致全球主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 大成基金也认为市场的大跌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方面,市场连续上涨之后,短期内A股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楼市调控升级等利空消息应该也对市场造成影响。国际方面,美联储开始准备执行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最终将在12月底完全停止QE的消息传出。对于QE终结的担忧导致周三美国股市收跌,亚洲市场整体表现也随之偏弱。 华安基金认为楼市风险为目前市场最大的风险之一。相比企业降杠杆、影子银行两大风险下降的情况下,房价上涨的风险却在累积,由此构成市场调整的最大的潜在风险变量。货币政策近期也似乎有微妙变化的可能。一月份的信贷与社会融资额的超预期可能引发央行的从紧微调,特别是近期的连续正回购有强化这种市场预期或担忧的迹象。 南方基金表示,大跌主要受美联储收缩QE预期、房地产调控等多重利空影响,获利回吐压力加大。节前大盘连续上演逼空行情,技术上有调整需求。第一波反弹结束,耐心等调整完迎接下一轮反弹机会。 财通基金认为,市场大幅上涨之后难免会经历一定的震荡调整,行情的纵深发展也需从估值修复回归到业绩推动。 中期反弹格局不改 尽管蛇年“开门红”落空,基金公司并未对后市行情感到悲观,究其原因,是对经济回升和政策改革满怀期待。 财通基金认为改革的深化将是股市估值和盈利提升的来源。目前经济处于弱复苏过程中,资金面较为宽松,以银行股为主导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PMI显示行业景气度从早周期逐步传导至中游,节后新开工将有助于中游行业景气回升,机械、水泥、化工等行业盈利恢复明显。从资金面来看,结合货币投放、新增信贷分析,预计2013年社会融资总量上升至17万亿左右,在此融资规模下,M2将增长14%左右,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相对稳健。在两会之前,IPO开闸的可能性不大,此次正回购更多的是季节性现象,对流动性的冲击影响相对有限。随着一系列新政的逐步实施,改革的深化将是未来中长期股市估值和盈利提升的重要源泉。 汇丰晋信认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即将到来,两会的召开是目前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所在,新老领导班子的交替,能否很好的体现出承前启后的平稳过渡直接决定中期大势方向,未来判断须谨慎为先,伺机而动,不应过度悲观。 东方基金表示,总体看,从去年12月开始的逼空式上扬行情始终未出现调整导致大盘回调压力逐步累积,因此在昨日利空消息打压下市场出现大幅杀跌,但目前来看,经济回升与改革预期两大反弹逻辑均未出现根本变化,短线调整暂不会改变中期反弹格局。 防御配置或为优选 面对市场大幅回调,基金公司纷纷提出防御风险的招数,其中,包括医药在内的消费股或为安全配置,而盈利增长确定的个股也被关注。 大成基金指出,弱复苏背景下,通胀回升预期一般会快于经济复苏力度,传统行业受产能限制反弹幅度有限,因此成长股具备更大的投资空间。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取决于经济增速与通胀的转换节奏,2013年全年风格切换将较为明显。在结构性突出的市场中,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周期型行业龙头和成长性良好的中小型公司。另外,短期应该关注两会相关主题,并且密切留意CPI及利率政策动向。 财通基金观点显示,对A股市场来说,收入分配改革中长期内将为消费提供动力,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在内的中低端消费行业将最为受益;劳动力、环境能源和资本价格的再平衡将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新兴产业将受益,如环保、物流、制造业升级等;部分细化措施可能对金融、地产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华安基金则建议配置上以防御为主。由于重要会议召开在即,未来的政策动向处于重要的观察窗口期。在当前诸多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暴露与消化的过程中,确定性盈利增长是最优选择,当前的“防御+消费+主题”的风格有望延续,建议配置上仍以防御为主。(.金.融.投.资.报 .刘.庆.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