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度回收流动性
时隔近8个月,央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春节后再度重启。记者获悉,人民银行于本周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5%,与前度操作持平。 历史数据显示,央行公开市场最近一次正回购操作是在去年6月21日,发行金额50亿元,期限91天,中标利率为3.05%;当周还进行了20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5%。“鉴于今天同时有45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净回笼4800亿元。”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昨日仅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进行了正回购询量,期限为28天和91天,因此逆回购的缺席并未出乎市场意料。”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央行节后进行正回购操作,主要是对节前投放的流动性进行回收,符合央行操作惯例,与前期政策基调也较一致。华龙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牟治阳坦言:“春节银行备付提高对资金的需求远超过1万亿元,也就是说跨过春节,银行备付降低将释放超过万亿元的资金,这直接导致春节后货币市场资金泛滥。无论从量还是价的角度来说,央行都有理由回笼资金。” (.青.岛.早.报.) 央行重启正回购 旨在维持货币环境稳定 昨日,央行在时隔八个月后重启了正回购操作。逆回购操作也旋即暂停。当日上证综指下跌1.6%,从正回购结果公布的时间看,恰与股指加速下跌的时间吻合。业界专家表示,央行此时重启正回购,是为了维持货币环境的稳定,股市的走势暂时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难扭转其固有的运行轨迹。央行对公开市场工具的选择使用,目的是对当前流动性的主动调控、对资本流入苗头的主动应对、对潜在通胀压力未雨绸缪的预防。 央行于周二进行了300亿元人民币正回购操作,期限28天,中标利率2.75%。这是央行时隔近8个月后重启正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最近一次正回购操作是在2012年6月21日,发行金额50亿元,期限91天,中标利率为3.05%;6月19日还进行了20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5%。 “尽管有节日因素,但1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5%,当月贸易顺差扩大至291.5亿美元,也超出了市场预期。再加上发达国家币种贬值下人民币走势相对坚挺,使资金流入国内的规模显著增加。同时,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数据虽还没有公布,但市场预计肯定会大幅超过去年12月份的规模,甚至有可能超过去年全年的规模。”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在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央行暂停逆回购、重启正回购的举动就不难理解了。 数据显示,2012年11月外汇占款为负736亿元,之后12月份转为增加1346亿元。从去年外汇占款的整体情况看,4月、7月、8月和11月四个月份出现负增长,1月份增长最多达1409亿元,全年增长4946亿元。(.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