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再次抄底A股 2012年新开户创7年新高 QFII中国股票基金在去年12月获得了平均16.94%的正收益 ■本报记者 夏 青 1月28日,截至收盘,沪指报2346.51点。而在2012年12月4日,沪指一度跌至1949.46点。两个月时间,沪指大涨近400点,涨幅超过20%。统计数据显示,在本轮大涨中,QFII又一次精准抄底。 据理柏最新公布的基金月度透视报告显示,QFII中国股票基金在2012年12月获得了平均16.94%的正收益。 事实上,在多次抄底行动中,都能看到QFII身影。以至于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日前感叹,“A股的每次大底都被老外抄了,这是中国股民的悲哀。” 市场已经将QFII的抄底行动看成是“先知先觉”的神话。业内人士表示,QFII的抄底神话有章可循,一是及时把握机会,另一是目光始终放在效率较高的金融股及大蓝筹股。 每当行情低迷的时候,为了鼓励机构资金入场,管理层往往会加大QFII的审批和提高QFII的额度,而市场往往在人气低迷的时候往往将要见底部,正好给QFII的抄底带来机会。 2012年,QFII与RQFII的额度已进行几次增额。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169家QFII已经累计获得374.4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中国证监会2012年共新批准了72家QFII,是自2003年QFII机制设立并实施以来审批数量最多的一年,QFII总数已达207家,已超过内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家数的总和。此外,2012年QFII新增开户为120个,是2011年新增开户数的五倍,创下有记录以来新高。 QFII每一次都及时把握机会,充分利用额度,大举增仓。 上证指数自2012年8月底、9月初开始步入筑底期,在底部区域徘徊3个多月,于12月4日创出1949点新低后开始回升,并于年末导演了“12月行情”。 而在12月行情启动前,QFII就已开始布局。中登公司数据显示, 2012年1月至11月,QFII新开104个A股账户,创出7年新高。其中,仅11月份QFII就新开了12个A股账户。 更值得注意的是,梳理QFII历次增仓的对象,可以看出,他们始终青睐蓝筹。 2012年12月4日,正是沪指跌至最低点的那天,大宗交易数据显示,被市场认为是“QFII集中营”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大举扫货近2亿元,买入的正是当日大涨主力——金融股。其中,买入前三分别为招商银行4391万、民生银行3140万和工商银行3118万。 随后两日,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继续扫货,目标依然是银行、保险等金融股,而中石化、宝钢、中国联通等大蓝筹也都成为吸筹对象。 更早些时候,也就是本轮行情起步的12月份以来,QFII资金持续有买入蓝筹股的动作,当时的主要配置偏向于金融和地产板块。12月份,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保利地产等具有代表性的蓝筹股,位居被QFII席位买入的金额前列。 龚方雄表示,如果按正常市场的估值,严格按照基本面走,中国的A股此前不是应该创出2000点以下的新低,而至少应该比2000点或者说2200点高20-30%。在A股跌跌不休,但经济环比已经企稳的情况下,外资早已提前布局A股,比如大型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走势明显强于整个大盘,是A股市场为数不多效率较高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