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就像"围城" 最近,许多话题与报道集中到了“中国股市陷入‘围城’”的说法,大意是中国人热衷于走出去投资,希望放宽与扩大境外投资的各种合法合规渠道,比如QDII甚至个人境外投资的放行,而境外投资者想方设法希望通过扩大QFII额度挤进中国股市投资。 这的确就像是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如果从初衷而言,无论是想出去还是想进来的人,愿望肯定都是希望从其他市场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但似乎人们更关心身外的环境,而忽视身边所处的环境。 比如中国投资者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而看到美国市场的投资机会,因为欧债危机而看到欧洲市场的投资机会,而境外投资者则因为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中国股市却屡屡垫底全球主要市场,从而看到中国的投资机会。 问题在于,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美国人失去了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大规模从本国市场撤离;欧债危机中,欧洲人失去了对欧洲经济的信心,投资同样在欧洲市场大为减少与撤离;而中国市场,中国投资者因为股市持续下跌而失去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减少投资甚至纷纷撤离。 也就是说,对于身处危机或不利的环境之中时,身处其中的人看不到所处市场的希望,而纷纷将目光投向远离自身的其他市场。 与此同时,远处的人则看到了这个危机之中市场的投资机会。 此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所有身处其中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比如当前人们热议的QFII与QDII,一是大量境外想进来的人期盼放宽进入门槛与扩大投资额度,想进入中国股市投资;二是中国国内投资者期盼放宽出去投资的门槛与扩大境外投资的方式与额度,想到其他市场去投资。 站在国内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信心尽失,尽管A股2012年12月初触底1948点以来的累计反弹达300多点,但相反的事实却是,股市中的存量散户资金在继续撤离。 同样一个市场,境内外投资者的看法经常相反而行,究竟谁对谁错?没有一个答案,只有身处其中的投资者本人知道自己是否选择对了。 一句话,城里有城里的安稳与熟悉,城外有城外的神秘与诱惑。但归根结底,“围城”内外皆有投资机会。(.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