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股大宗交易过亿 QFII集中营狂扫蓝筹 今年以来,在大小非借道大宗交易减持的速度与数量日渐增加之时,QFII集中营却在同一市场狂扫蓝筹,令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额大幅提升。其中,新华保险、长安汽车、光大银行等19只个股大宗交易金额过亿元。 19股大宗交易过亿元 大小非的减持与QFII席位借道吸筹合力推动大宗交易活跃度走高,今年以来大宗交易系统的成交规模大幅放量,其中上周成交金额逾66亿元,升至历史高位水平。 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月1日至22日,沪深两市共有超过200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大宗交易成交额总计128.18亿,其中,有19只个股大宗交易金额过亿元。 具体来看,大宗交易过亿元的股票分别为:华丽家族(8.03亿元)、新华保险(4.77亿元)、青青稞酒(4.73亿元)、贤成矿业(4.70亿元)、洪涛股份(4.55亿元)、骆驼股份(4.01亿元)、贝因美(2.76亿元)、长安汽车(2.12亿元)、京运通(2.20亿元)、科伦药业(2.03亿元)、国中水务(1.71亿元)、上海绿新(1.60亿元)、百视通(1.55亿元)、光大银行(1.50亿元)、广发证券(1.51亿元)、成飞集成(1.46亿元)、碧水源(1.11亿元)、*ST海龙(1.11亿元)、龙力生物(1.05亿元)、交通银行(1.03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200多只个股中,有162只个股年内上涨,占比超过八成。其中,和佳股份(300273)、成飞集成(002190)、尤洛卡(300099)、郴电国际(600969)、闰土股份(002440)、中威电子(300270)、贵航股份(600523)、宝莫股份(002476)、骆驼股份(601311)涨幅均在20%以上。 QFII集中营狂扫蓝筹 近期,沪深两市大宗交易的成交十分活跃,被市场认为是“QFII集中营”的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现身十分频繁。 《投资快报》记者发现,QFII集中营在同一市场狂扫蓝筹,保利地产、招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成为其吸筹对象。1月16日至18日,海通证券国际部连续出手,将东方证券东方资财的抛盘全部收入囊中,上周累计买入5465.7万股,金额总计4.46亿元。 交易所收盘后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18日海通证券国际部作为买方,揽入海螺水泥(600585)、浦发银行(600000)、中国石化(6000028)、招商银行(600036)、保利地产(600048)、兴业银行(601166)、中国铁建(601186)、农业银行(601288)、交通银行(601328)、工商银行(601398)、中国太保(601601)、建设银行(601939)等12只蓝筹股,全部以平价成交,耗资2.75亿元。 QFII抢筹的盛况已经是本周第二次出现。1月16日,包括中国石油(601857)、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紫金矿业(601899)等在内的28只权重股在大宗交易平台现身,同样是海通证券国际部将上述个股全部收入囊中,合计成交金额近1.8亿元,成交价格均为个股收盘价。 与海通证券国际部一样蠢蠢欲动的,还有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这两大QFII集中营。前者更是出现在骆驼股份(601311)、庞大集团(601258)等15笔大宗交易的买方席位中,吸筹高达4.91亿元。 蓝筹股的批量大宗成交,是QFII资金的吸筹所致,这也与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盛传QFII青睐金融等蓝筹股的观点不谋而合。 大小非离场 QFII做多 QFII在A股市场的分量已经不是配角,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有8家QFII机构共计14亿美元额度获批,其中中银人寿保险等4家机构共获4亿美元新批额度;摩根士丹利等4家机构共获10亿美元追加额度。截至去年12月31日,共有169家QFII机构累计获得374.4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当A股市场的多空双方在2300点附近反复争夺之时,QFII继续加仓的传闻在市场中不胫而走。 尽管随着A股持续反弹,大小非借道大宗交易进行减持的速度与数量也日渐增加,QFII集中营却在同一市场扫货。据不完全统计,上周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分别现身42次和19次。就买入规模而言,期间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海通证券国际部分别累计买入5.92亿元与4.46亿元,成为同期最大的大宗交易买入方,大有扫货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大宗交易平台上平价和溢价成交的个股已经达43只,该数据是去年12月行情以来的周最高值。 分析人士指出,平溢价成交个股增多是交投活跃的表现,说明市场参与的热情比之前高了,当然随着股价的上涨,机构之间的分歧也有。而交投的不断活跃,也是行情继续走好的基础。就目前来看,A股市场供求关系似乎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QFII等机构资金在逐步增长,而IPO暂停之后供给在客观上出现一定减少,当此时局,或可对指数运行点位看高一线。 重点公司 新华保险(601336)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4.77亿元 今年以来,新华保险已连续5次现身在大宗交易平台,合计成交金额高达4.77亿元。据数据中心统计,01月18日新华保险出现大宗交易,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25.20元,买方为西南证券上海延安西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信证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新华保险大宗交易接盘活跃源于公司业绩靓丽。新华保险1月15日晚间公布2012年保费收入为977亿元,同比增长约为3%。令人关注的是,2012年,受资本市场低迷、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的影响,在国内寿险市场整体保费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下,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规模正增长,行业三甲地位进一步稳固。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36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6086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7960万元。 青青稞酒(002646)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4.73亿元 以青青稞酒为例,该股在上周完成9笔大宗交易,金额近4.73亿元,为当周交易金额最大的个股。卖出席位来自中投证券西宁西关新宁广场营业部及国都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而接盘席位非常分散,减持特征颇为明显。 青青稞酒2012年12月底有五家创投的9750万股解禁股获准上市流通,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上周交易股份很可能来自小非减持。事实上,该股自月初以来便现身大宗交易市场,且卖出方同样出自上述两家营业部,至今累计成交2526万股。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64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2406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3580万元。 光大银行(601818)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1.50亿元 从溢价率角度看,由于1月14日沪深股市出现普涨行情,因而多数个股大宗交易均表现为折价成交,光大银行成为当日唯一一只出现溢价成交的个股。 具体来看,1月14日光大银行发生了一笔溢价率为0.98%的大宗交易,成交量为4838.70万股,成交金额为1.50亿元。从席位上看,卖出方为光大证券北京月坛北街营业部,买入方为光大证券深圳新园路营业部。 分析人士指出,在公布了较为理想的2012年业绩快报后,光大银行的静态估值优势进一步突显,这可能是该股能够在1月14日上涨4.07%的情况下仍然实现溢价成交的原因。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168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14709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7543万元。 成飞集成(002190)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1.46亿元 成飞集成在连续三个无量涨停后,突然出现了巨额的大宗交易,卖方为公司的二股东,而买入者则零折价买入,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关注。 成飞集成在1月16日时出现了三笔大宗交易,卖出营业部同为中信证券桐乡复兴北路证券营业部,买方营业部分别为安信证券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400万股、宏源证券股份海康定路证券营业部356万股和南京证券南京大钟亭证券营业部200万股,合计956万股,成交金额共计1.46亿元,成交价格均为当日收盘涨停价。 通常,大宗交易的接盘都会要求一定的折价,而游资席位在三个涨停后以零折价接盘,让公司的二股东在高位悄然而退,这样的资本动作还是很令人感到奇怪。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3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4855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3845万元。 交通银行(601328)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1.03亿元 在众多QFII扫货的蓝筹中,也出现了交通银行的身影。1月7日交通银行出现两笔大宗交易,但买卖方均较为分散,成交价格也不相同。交行两笔大宗交易的成交价分别为5.06元(平价)和4.65元(折价8.10%),对应的成交量分别为1518万股和180万股,其中前一笔平价交易的买卖双方均为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江南大道营业部。 1月16日交通银行再次出现大宗交易,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4.96元,买方为海通证券国际部,卖方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资财。交通银行01月16日收盘价为4.96元,该笔大宗交易溢价率为0.00%。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732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20311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14055万元。(.投.资.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