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产业规划出炉 年均目标增速40% 商务部 、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印发《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规划纲要》提出,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产业总量持续高速增长,承接离岸外包业务执行额年均增幅保持40%左右,2015年达到85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比重达到28%。
并轨加速煤电一体化 煤炭产能超前将抑价格升势 2013刚一开年,南方多个省区平均气温创出极值,迎来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寒冷的一个元旦假期。仿佛在一夜之间,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立时便成为热门话题。然而相对于一个无厘头的传闻都可能成为炒作题材的资本市场来说,煤炭市场对这样一个可能增加巨量供应的利好传闻反应却似乎过于冷静。
全球银行业喜迎巴塞尔“新年大礼包” 新年伊始,全球银行业迎来一份“大礼包”。 当地时间1月6日,总部位于瑞士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新规,放宽了对银行业流动性的要求。这将有助于银行业降低成本。6日传出的好消息令银行业倍感欣慰。
龙头房企提前布局三线城市 十八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再提及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新的催化剂。尤其是那些提前完成布局的房企,很可能再次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也认为,之所以把城镇化作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因为它既拉动投资又拉动消费。
北斗正式服务亚太区 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2012 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新闻发布会召开,核心要点包括:北斗天基体系亚太区组网基本完成,总体性能和GPS相当;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正式公布;接下来示范项目和中长期规划将支持北斗产业发展,力争2020年市占率达到70-80%。
冰箱销售数据增速放缓 洗衣机出口略好于内销 最新数据显示,11月冰箱销售数据增速略有回调,但仍超出市场预期,继续保持二位数增长,洗衣机出口小幅企稳,内销微降。11月,冰箱总销量502万台,同比增长11%。其中,内销365万台,同比增长16%,出口140万台,同比下降2%。内销数据表现良好支撑了总销量数据。其主导内销增长的主要原因有:1、去年同期渠道处于去库存状态,导致企业出货量相对较少。
京津冀水泥价格率先反弹 华北华东料成复苏重镇 华北京津冀地区2013年1月初率先提价,这在近两年非常罕见。据悉上述地区水泥价格平均上涨10%左右,河北地区规模以上企业高标水泥报价已经上涨到330元每吨。在淡季出现报价的上涨,意味着华北地区的水泥企业协同今年可能出现突破,华北,华东是2013年水泥行业景气复苏最明显的看点。
首批钨锑稀土开采总量指标明确 较去年缩水50%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下达2013年度第一批钨矿锑矿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均按2012年下达指标的50%确定。全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市场变化情况研究确定,于2013年第二季度下达。其中: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43500吨。
八大产业2013年展望 汽车“限购”城市有望扩容 2012年,汽车业继2011年之后,依旧保持“微增长”。受经济逐步好转的影响,分析人士预计2013年整个行业会有所回暖,可能会有5%左右的“微增长”。 继上海、北京、贵阳出台汽车限购令之后,2012年7月份,广州也正式颁布了汽车限购办法。2012年8月,日系车遭遇钓鱼岛事件后业绩大幅下滑,日系车无奈告别了风风火火的上升势头。
楼市调控要紧字当头 防止房价报复性上涨 百城房价环比连涨7月、部分城市地王再现……房地产市场暖冬行情正如火如荼地上演,折射着市场预期悄然生变。在新型城镇化长期利好、地方政府换届效应短期刺激被片面夸大的当下,强化预期管理,从严从紧执行政策应是楼市调控重点。
中石化被指为液化气价格一路高涨推手 新年伊始,液化气市场一改2012年12月的暴跌颓势局面,喜迎新年“开门红”。 若说消费税风波是12月液化气暴跌的罪魁祸首,那中石化统销即是液化气开年一路高涨的根本推力。2013年1月1日,中石化正式启动统销液化气,全国62.99%的液化气被统销。
管窥上市银行年报 2012业绩究竟如何? A股首份业绩快报亮相。上周,浦发银行发布业绩快报称,2012年度该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61亿元,同比增长25.2%。对比2011年和今年前三季度30%以上的净利增幅,银行业全年净利增幅下滑的趋势似乎已成定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认为,2012年全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从2011年的29%下降至17.2%。
多项扶持政策将出台平板显示市场增幅或超一成 在经历3年低谷后,2012年平板显示市场全面回暖。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2012年国内液晶显示面板的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400亿元。而行业龙头京东方也发布业绩预告称,在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后,公司2012年有望盈利1亿元。在政策扶持方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均表态,将研究制定新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培育能够进入世界前三的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