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甲流来袭 游资引爆生物医药股涨停潮 昨日(1月7日),在本轮反弹中一直表现“温和”的生物医药板块突然集体大涨,海王生物 (000078,收盘价6.36元)、华兰生物 (002007,收盘价22.61元)、东宝生物 (300239,收盘价12.42元)、天坛生物 (600161,收盘价13.41元)、冠昊生物 (300238,收盘价18.81元)等股票简称中带有“生物”二字的公司齐聚涨停板,生物医药板块亦成为领涨板块。 分析人士认为,在生物产业规划落地的同时,北京出现甲流病例也使医药板块重受关注。 不少投资者都对2009年那一波由甲型流感蔓延而引起的生物疫苗个股行情记忆犹新。昨日,生物医药板块再成两市亮点,板块内多达12只个股涨停,其中生物疫苗概念股表现尤为突出,海王生物、莱茵生物、博雅生物、东宝生物全天封于一字涨停。时隔两年,对生物疫苗概念的炒作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股神眷顾 全球光伏概念股狂飙 新年伊始,一条巴菲特大手笔注资美国太阳能项目的消息掀起海内外市场光伏板块的一波升浪。在“股神”眷顾的提振下,包括卡姆丹克太阳能、江西赛维 LDK太阳能等在内的中国相关概念公司股价数日涨幅均超过40%,美国、德国 、瑞士、韩国的太阳能相关企业股价也一路狂飙。 不过有业内人士提醒称,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仍面临产能过剩、库存过高以及需求不足的问题,对行业前景还需谨慎看待。
B股指数时隔7年再现14连阳 两线索掘金“B转H” 昨日(1月7日),就在沪指犹豫不决微涨0.37%时,B股指数却继续大放异彩,收盘涨3.42%,盘中最高点256.08点也创出13个月新高。截至昨日,从日K线看,B股指数已连续收出14根阳线,B股指数上一次出现14连阳的时间段是2005年12月20日~2006年1月10日,而本次B股指数是从去年12月4日开始出现14连阳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与市场热捧“B转H”密不可分。 B股走势历来被认为是A股先行指标之一,众所周知,B股指数上一次出现14连阳的2006年初正处在一轮大牛市的起始阶段,那么此次B股指数时隔7年再现14连阳,是否预示着新一轮牛市出现呢。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呼之欲出 上市公司未雨绸缪 在昨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今年医改要突出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而作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着力点,新版《基本药物目录》虽然迟迟未出台,但不少医药企业已未雨绸缪。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使用范围扩大。卫生部副部长张茂在年前曾表示,公布基本药物目录后,不仅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还要制定政策鼓励全国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进一步得到落实。
四类ST公司摘帽预期强烈 有望率先撤出风险警示板 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披露大幕行将拉开,在一批暂停上市公司去年末率先被交易所裁定“生死”之后,其余ST公司的未来命运走向随之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经记者分析、梳理后发现,沪市“ST大军”中有四类公司存在一定的“摘帽”预期,有望在年报发布后快速脱离风险警示板“阵营”。 在沪市ST公司中,ST航投的“摘帽”预期无疑最为强烈。具体来看,公司在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于去年8月30日恢复上市,成为一家以金融及股权投资业务为主营的金融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27亿元,全年业绩增长几成定局。但依照上交所上市规则,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后,公司尚未发布首份年度报告的,仍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可见,公司现已处在“被动等待摘帽”的阶段。
央企新股频获机构热捧 基建地产仍是外资增持最爱 上周港股市场的一大热点是新上市的央企中国机械工程,该股上市9天内上涨了26%,其间机构大单增持频频,抢尽风头。与此同时,基建类个股纷纷获得了其他外资机构的增持。 全球知名的富达国际投资就看中了中国机械工程,其在12月27、28日两次大手笔增持了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638.9万股、710.2万股,增持均价6.518港元/股、6.321港元/股,涉资分别多达4164万元、4489万元,由此也晋升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
汤森路透:去年A股融资额降51.2% 2012年全年中国A股市场共有222项发行,募集金额340.1亿美元,较2011年全年下降51.2%。尽管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并购金额低于2011年同期,但2012年全年跨境并购金额达967亿美元,较2011年910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上涨6%。这是汤森路透7日发布数据提供的信息。 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中国A股2012年全年以147项IPO发行募集到156.2亿美元,较2011年全年273项IPO发行募集到的414.9亿美元下降62.4%。2012年第四季度只有一项首次公开发行——浙江世宝,发行额仅3870万人民币,创下10年来单季发行金额的最低纪录。其中,发行金额最高的行业是工业,占总发行金额的26%,其次为材料行业以及金融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1%和17%。
汇金单季增持工行逾2亿股 为史上第二大力度 在资本市场一向以低调沉稳著称的汇金终于爆发了。工商银行昨日晚间发布的股权变动公告显示,汇金去年四季度大举增持逾2亿股工商银行股权,斥资约8.09亿元。 公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央汇金持有1239.65亿股工商银行股权,占总股本比例为35.46%,而此前的去年三季度末,汇金公司持有工商银行1237.58亿股。由此可以计算,汇金去年四季度增持工商银行2.07亿股。 数据显示,在汇金公司上一轮(2011年10月10日-2012年10月9日)增持四大行中,汇金公司四个季度分别增持工商银行5305.33万股、5032.35万股、700万股和 626.63万股,合计增持1.17亿股。而去年四季度,汇金单季度增持就超过了2亿股,其力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
改革阳光照进现实 沪深B股量价同升 昨日两市股指双双以红盘报收,B股表现更强于A股。其中,上证B大涨3.42%收于255.96点;深证B涨幅2.55%报收756.31点。95只交易的B股中,仅招商局B一只收跌;闽灿坤B、华新B、老凤祥B等个股封涨停。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两市B股股指跨上反弹以来的新高度,成交量亦同步稳增,日成交金额均分别跃升至新台阶。 前期的连续大涨让沪深A股累积了巨大的获利盘,最近两个交易日两市股指涨势趋缓,显露投资者的谨慎情绪。不过,两市B股昨日依然强势不减。上证B昨日延续第14连阳,成交再攀新高至6.4亿美元;深证B系11连阳,成交8.88亿港元。
城镇化规划浮出水面 规范征地先行 虽然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还没有召开,多部委关于未来10年城镇化的规划也还在等待批复,但城镇化将影响的方面正在逐渐浮出水面。近日有消息称,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在积极筹备,最迟将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召开。另有消息传出,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对外发布。
城镇化40万亿元“馅饼”引各产业“垂涎” 近日有消息称,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在编制。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元投资。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就指出,与城镇化相关的产业非常广泛,有地产、建筑、建材、机械、环保、汽车、医疗、电气设备等等,城镇化给这些产业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
1500亿规划力促行业发展 四路线挖掘生物环保股 在国务院近日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生物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生物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昨日部分生物环保股走势喜人。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华昌化工(7.29%)、依米康(4.16%)、创元科技(4%)等股涨幅居前。
浦东自由贸易园区有望年内启动 中国证券报记者7日获悉,有关部门正研究建立上海浦东自由贸易园区可行性方案。该园区可能将在年内启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指出,本市优化完善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重点支持贸易平台建设、贸易环境营造和改善、贸易机构引进、贸易促进活动等,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短期资金价格齐跳水 流动性宽松超预期 元旦过后,面对央行日趋灵活精准的逆回购,货币市场短期资金价格齐“跳水”,昨日7天回购利率大跌33个基点,一举创下约半个月的新低。记者昨日采访到的市场人士表示,尽管1月份面临春节前资金备付压力,且公开市场投放资金较少,但从900亿5天期逆回购来看,央行力图维稳的意图仍未改变。
2011年中国GDP最终核实数增加222亿元 国家统计局 7日发布公告,公布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为473104亿元。按照GDP核算时效性的要求,中国年度GDP要进行三次核算。第一次为初步核算,其中年度GDP初步核算在次年(第二年)1月20日之前完成;第二次为初步核实,年度GDP初步核实在次年9月底之前完成;第三次为最终核实,年度GDP最终核实在隔年(第三年)1月份完成。
深交所发布创业板首批行业信披指引 深交所昨日发布《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和第2号,分别对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和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与细化,以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与透明度。据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创业板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创业板公司的行业特征日益明显。
证监会发布四项行业标准 昨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编码规范》、《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方编码规范》、《股指期货业务基金期货数据交换接口》及《证券期货业网络时钟授时规范》四项金融行业标准,促进市场规范发展。
上交所鼓励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 上海证券交易所7日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上交所表示,《指引》旨在引导和推动上市公司建立持续、稳定、科学和透明的分红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实现长期资金入市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良性互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