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顿发展:多栖发展收获多 翻看罗顿发展今年的走势图,归纳起来可以说前半程静若处子,后半程动若脱兔。年初至7月11日,股价小幅下跌1.25%;7月16日至12月27日,股价大幅飙涨132.92%。 7月中旬以来,罗顿发展展开过两次“奇幻旅程”。7月16日~8月9日,借着“摘帽”的由头,罗顿发展14个交易日陆续收出9个涨停。令人瞠目结舌的上升背后,一块位于博鳌、闲置了10年的土地居功至伟。年末,三沙概念再度“起航”,11月30日起,一个月的时间,6个涨停再次被罗顿发展探囊取物。而除了海南开发题材,摘帽、农地流转、城镇化、重组等概念集于一身,点点都是其股价上涨的催化剂。 欧菲光:咱也苹果咬一口 今年,苹果公司股价迭创新高,与苹果产业链相关的A股公司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触摸屏龙头欧菲光自1月19日创出阶段性低点后反身向上,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27.95%。 与此同时,欧菲光的基本面也可圈可点。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91.76%,全年净利润有望同比飙升1518%~1566%。其前十大无限售股股东清一色为机构投资者,无疑显示了机构对业绩处于爆发期的欧菲光器重有加。 2012年五大熊股 留给投资者记忆深刻的不仅有大牛股,大熊股更是值得发人深思。年末欣赏了牛股的风采,也总结一下熊股的教训,新年伊始,为避免坏了大家的兴致,坏的我们就少说点吧。 大立科技:一个坑两次摔倒 由于两次重组未果,大立科技成为2012年最大的“失败者”,截至12月27日,年跌幅垫底A股深达61.51%。身为一家以红外热像仪和硬盘录像机两大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公司,大立科技的重组之路异常坎坷。 2011年1月底,大立科技股价陡升,3月8日,公司宣布停牌重组,但一个月后即宣称重组各方未能就资产重组预案达成一致,重组失败,由此公司股价遭到市场连续的一字跌停回馈。当年11月10日,大立科技再次宣布停牌重组,可不幸的是,2012年2月29日,公司二度重组失败的消息公之于众,其股价无情的连续多日封于跌停。导致以鹏华基金、嘉实基金等为首的12家豪赌大立科技二度重组的机构,最终不得不忍痛割肉出局。 亿晶光电:屋漏偏逢连夜雨 今年,我国光伏产业寒风瑟瑟。先是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调查;再是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 借壳海通集团上市的亿晶光电是一家以电池片和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主要产品的公司。公司重组之时,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曾承诺,2010~2013年预测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3.49亿元、3.67亿元、3.39亿元。如果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后3年内目标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低于预期,每年的年报披露后,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将以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进行补偿。然而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公司2012年业绩亏损,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4.27亿元,目前来看,公司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相当之大。 爱施德:姓“爱”比不上姓“福” 牛有华夏幸福,两年大涨;熊有爱施德,两年大跌(2012年跌幅55.39%、2011年跌幅45.1%)。相比其他熊股,爱施德的倒霉周期显然更为漫长。而相对于其他熊股,爱施德的基本面恶化也更为“早班”,2009年利润水平即出现下滑趋势后,至今也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还拖累买入其股票的新价值私募损失惨重,今年二季度即全数撤离。2012年,姓“爱”无用,姓“爱新觉罗”也比不上姓“福”。 *ST兴业:跌也要跌得震撼 停牌6个月,今年5月28日*ST兴业复牌后最终以“重组条件不成熟”为由终止了第三次重组。大立科技两次失败算什么,A股市场向来“天外有天,股外有股”。 由于经营不善以及为第一大股东上海纺织担保,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ST兴业的主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长期资不抵债,亏损不断扩大。其实,*ST兴业是A股市场众多保壳股的缩影,尽管市场一直不乏炒作重组保壳的题材,但在今年对资产重组的监管越发严格的情况下,相关游资对保壳概念的炒作已经不像过往几年那样得心应手。相反,因为重组失败或遭监管部门叫停而导致股价大跌的情况却越来越频繁。三次重组三次失败,*ST兴业熊也熊得震撼,年内累计“苦吞”了11个一字跌停板。 佰利联:成也钛白粉败也钛白粉 上市首日即步入“百元股”之列,佰利联的“第一枪”曾打得异常响亮。时过境迁,当时被钛白粉捧上“神坛”的佰利联,如今又被钛白粉拉下“神坛”。 从8月份起,钛白粉价格高台跳水。于此同时,限售股解禁流通后大小非不断地减持套现也导致了公司股价一路向下难回头。而目前公司在长期规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据8月28日佰利联公布的逆市扩产公告,今年公司的各类项目较多,需要不断募集资金以完成既定目标,这一方面导致了大量股权质押;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贷款数额过多,结账的压力过大,需要大量套现,继而形成恶性循环。(.证.券.市.场.红.周.刊 .刘.增.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