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需走好“调结构”这步棋 ■沐 籽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经济工作任务,笔者以为,不仅是经济结构需要调整,房地产调控的结构同样面临转型。虽然此前就曾明确“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但是保障房建设并没能承担房地产调控转型的重任,房产税更没有发挥预期效果。笔者以为,房地产调控接下来要做的,是长期任务与短期目标的结合调整,不再只将眼光盯在每个月房价指数的波动上。 首先,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秩序能满足不同阶层的住房需求。 “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体量,将大大改变原有住房结构,将保障范围提升至20%,这意味着,目前一部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将得到解决。然而,摆在保障房建设难题面前的,不仅有天量资金从何而来,还有保障房分配与流转这个系统性工程如何完善?保障房分配如何确保公平、经济适用房究竟能不能上市交易、如何流转起来,这些都是需要从长计议的问题。 虽然,各地方出台过一些符合自己地方需求的保障房流转建议,比如不再建设经济适用房、政府优先回购保障房等等,但是这些都尚缺乏顶层设计,没有一个相对统一固定的标准。 其次,房产税的确需要全面推广,但并不完全是为了房地产调控。 房产税试点,选择在了房地产调控开始从严的2011年,这样房产税自试点之日起,就多了一层担负房地产调控的重任。然而,从其微量的税收收入来看,房产税不能平衡土地财政的缺失,也并未给纳税人带来过多的持有负担,于是,房产税就成为了“失效”的调控手段。 实际上,这些被人为添加的功能,房产税本身就不具备,它能增加财政收入,但不可能和土地出让金相抗衡。每逢年关岁尾,关于房产税试点扩围的讨论声音四起,同样被冠以调控的重任。笔者以为,扩围是需要,但不应该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不能为了征收而征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 从三方面解决全球金融治理问题 ■本报记者 傅苏颖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于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提出从大国货币发行机制、IMF决策机制、三大评级机构三方面解决全球金融治理问题。 一是大国的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以及其它国家,整个来讲都实行了量化宽松,但实际对它们自己的货币发行约束较弱。这必然造成全球资本流动,还有资产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动,这种变动会对全球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是关于IMF决策机制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部分决策需要85%以上的投票权。应该改革现有体制,一定程度上支持IMF增资,或者将85%的投票标准降到75%,并规定只要增资就增加股份,不增资自动牺牲投票权,这才比较合理。 三是关于三大评级机构的全球业务垄断的问题。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了全球一个非常大的业务,它们的决定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主权国家整个资金的流动性以及资金的成本。因此,继续做出改进,可以从两方面,一方面在全球建立更多的机构参与更多的业务,让更多的主体参与竞争,提高它的竞争性。 另一方面是加强监管,对评级机构的权利范围做出一个界定,从而对其本身起到一个约束作用。 商务部: 正在研究制定支持光伏业发展政策 本报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今年以来,国内光伏产品遭到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双反”调查,众多企业停产或倒闭。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商务部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商务部采取了四项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包括:第一,积极帮助光伏企业应对国外的“双反”调查;第二,帮助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争取在国际光伏市场上保持合理的份额;第三,采取措施规范光伏产业的进出口秩序;第四,推动光伏行业与欧洲、美国的光伏产业加强国际合作。 沈丹阳强调,对外磋商和协助国内企业应对危机基本在同步进行。(傅苏颖) 安永:2013年IPO活动有望回升 本报讯 《安永年末全球IPO最新报告》日期出炉,安永在该报告中表示,到目前为止,今年全球IPO融资额减少30%,至1,185亿美元。交易数量也减少了37%(只有768宗IPO)。2011年全年的IPO为1,225宗,融资额1,700亿美元。然而,有50家公司预计将于12月底前上市,融资总额约为60亿美元。 安永大中华区银行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蔡鉴昌表示:“经济疲弱、证券市场不稳、部分IPO交易表现欠佳无疑都影响投资者信心。” 香港、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只有214 宗上市交易,融资额为279亿美元,与2011年比较,融资额减少62% (去年共有362宗交易,融资额为725亿美元)。 安永大中华区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何兆烽称:“2013年预计前景转佳,因为很多因国家领导人交替而暂缓的支持市场的新政策将开始落实,这包括中国内地将实行的经济措施,会令相关行业受惠。我们预计证券市场的波动会减少,加上在新的支持经济的政策以及在经济前景更明朗和理想的情况下,IPO活动有望于2013年下半年增加。这都表明明年是正等待上市的企业实现IPO的好时机。” (庄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