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下午,西安市莲湖路一家证券交易大厅。昔日熙熙攘攘,如今空空荡荡。 (CFP/图) A股每一次大跌,都是过去痼疾的重演。 最近六个月里,沪深两市4万亿财富蒸发,相当于每个持仓股民亏损7.87万元。而指数持续下跌,让A股接近97%的账户变成“僵尸”。 依然有人进入市场,寻找下跌中的机会。但只有制度改革与经济转型真正推进,股市才能避免被投资者集体抛弃的命运。 跌穿2000点,李德林并不意外。 2012年11月27日,中国股市重返“1时代”,收盘报于1991.17点,创出近46个月以来收盘新低。这天下午,一个做股指期货的朋友打电话给李德林,问该做多还是做空。 李德林回复,最好啥都别做。 李是杭州德林投资公司董事长,在股海中浸泡20年,曾被媒体称为“中国亿万小散的成功典范”。现在,他平仓了所有股指期货空单。 2012年以来,A股表现熊冠全球。从5月8日的2451点开始,沪指绵绵阴跌到11月30日1980.12点,近7个月时间内累计下跌471点,区间跌幅高达19.2%。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27日,上证A股和沪深300的市盈率分别为9.82倍和9.19倍,而在2008年上证指数跌至1664点时,这两者的市盈率为13.61倍和14倍。 这意味着,4年过去,A股估值变得更便宜。但是,依然无法引来资金。 虽然2012年已有两次沪市盘中跌穿2000点整数关口,但这一次,李德林从股票盘面能明显感觉到,市场疲态尽现。 “9月份破2000点,盘口看明显感觉到反弹,盘面上看抄底资金有热情。”李德林说,“这次不行,市场没有买气。反弹没涨几个点,下跌却是刷刷的。” 根据wind数据整理。 (何籽/图) 全球最大的“僵尸市” 指数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A股股民连割肉都割不起了,A股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僵尸市”,接近97%的账户变成“僵尸”。 “1”时代的第一天,53岁的黑龙江股民李晓雷揣着6万块钱,到一家本地城商行购买年收益率为5%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异常火爆。几天前,不少人还在讨论要不要抄底买股票。但这天,早上7点,银行门前已经排起长队。 2006年,在全民炒股洪流的裹挟下,李晓雷入市20万元。2008年暴跌,20万缩水一半。2010年刚刚勾回20%,到现在又已“腰斩再腰斩”。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数据,2012年5月8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为24.35万亿元。至11月30日,沪深两市总市值降至19.94万亿元,累计缩水4.41万亿元。若以中国石油最新市值1.55万亿元计算,相当于3个工商银行或8个中石化被蒸发殆尽。A股持股账户是约5600万户,相当于股民人均亏损7.87万元。 “已经没有割肉的必要了,就放着吧。”她说,现在的心态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李晓雷并非孤例。指数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A股股民“不怕烫”,A股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僵尸市”。 中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23日A股账户数为16762.49万户,持仓账户数为5580.51万户,持仓占全部A股账户比例仅为33.29%;也就是说,100个A股账户之中,只有33个投资者持股;另外,100个A股账户之中,只有3个投资者还在交易,接近97%的账户变成“僵尸”。 “绝大多数客户炒股还是以短线为主,但是因为股市持续下跌,被迫成为了长期持有者。”广发证券营业部的融资融券专员说。 2012年11月30日上午10点,广发证券广州黄埔大道营业部。本属于交易活跃的时刻,大厅空空荡荡,看到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正在办理唯一一单业务的柜员,其他柜员都热情地站了起来。得知来意后,一名工作人员指着空无一人的交易厅说:“生意怎么样,你自己看吧。一段时间以来都是这样的。” 如果说2008年沪综指1664点附近的行情是疾风骤雨,则今年更像是温水煮青蛙,煮到现在都不知道开了没有。 “2008年大跌的时候只是失望,现在就只有绝望了。”李晓雷一直不明白,2008年是全球股市一起跌,但到现在为什么看着人家的股票都涨了,A股还在一直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