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2年11月29日,地王诉讼案正式开庭。面对潘石屹此前频频释放观点,沉默一年之久的郭广昌终于首度发声,细述其心路历程。 初冬,上海南外滩。外滩金融中心项目(以下简称“BFC”,该地块名简称“8-1地块”)工地上,数台大吊车正有序作业,电焊声、江面上的笛声此起彼伏。忙于收尾地基的工人们可能并不知道,围绕他们脚下这块地的归属,南北两派的地产巨头正在对簿公堂。 2011年12月29日,近年频频投资上海地产的SOHO中国宣布,以40亿元的价格从BFC项目的老股东证大、绿城手中收购项目50%的股权。 这一举措,引起了持股50%的老股东复星的强烈反弹,复星认为,交易三方侵犯了其作为大股东的优先认购权,并向法院诉请交易无效。然而,SOHO中国采用非常规方式,收购地王项目直接股东公司的上级公司而非直接股东公司本身,似乎绕过了复星的优先认购权。 在经过数个月的等待后,2012年11月29日,地王项目纠纷案在上海一中院正式开庭。这一天,审理此案的第28号庭座无虚席,有视频直播的19号庭同样挤满旁听的媒体。 当天上午9时,BFC项目股权纠纷案正式开庭。庭审开始不久,法庭上针锋相对的味道颇为浓烈。以至于被告席SOHO中国一方辩护律师在陈述答辩结束后,审判长警示,双方应注意自己的语言,避免有描述性、主观性的言语。 在答辩中,复星方在坚持依据优先认购权的同时,抛出另一重磅素材:在最初证大要求复星入股8-1地块时,证大和复星双方签订的母协议《合作投资协议》中已经明确,未经一方准许同意,其他任何一方不得转让项目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而被告方则提出,这一协议并不能覆盖到本案所涉交易方的股权转让。 当天庭审并未给出最后的判决结果。 事实上,这样一个围绕地产项目大宗交易的特殊案件,国内似乎并无判决先例。地王命运的最终走向,似乎仍然是个谜。 此时,复星董事长郭广昌在沉默一年之后,决定首度发声,接受经济观察报独家专访,细述其对地王的心路历程。 在长达近一年的股权纠纷的过程中,被告方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潘石屹通过微博和采访,数次释放出他对地王案的陈述,近期还以长微博形式对纠纷予以详述。有意思的是,原告复星却一直保持缄默。但是对于争议的另两方:潘石屹和戴志康,郭广昌确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经济观察报:从BFC项目50%股权交易完成到现在,已经近一年时间,作为原告,你们为什么一直不公开表态? 郭广昌:既然我们决定诉诸法律,就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如果在开庭前发言,造成舆论上的对立,可能给法庭判决带来干扰,妨碍司法公正。 经济观察报:潘石屹对这件事反而有几次阐述,最近还发了个长微博,说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向大家交待。 郭广昌:其实,我很尊重潘石屹,外滩这个项目如果一开始就是他一个人做,我相信他也做得很好。但是,这个项目我们已经介入很深了,他的做事方法只能让我说他很厉害,很生猛,有技巧。但他的有些做法,我是不会采取的。 经济观察报:决定起诉后,复星说这不会影响与证大的合作关系,矛头并非主要指向证大? 郭广昌:整件事情,老戴(戴志康)的做法我也能理解,城下之盟,他没有选择。 2010年2月,BFC项目地块正式挂牌,竞标者众,以证大为首的和以复星控股的复地为主的两大联合体分别参与,最后由证大以92.2亿元的天价拍得,刷新上海土地出让总价纪录。不过,这笔巨资需要在8个月内付清,而证大的资金实力备受舆论质疑。 数月后,地王项目公司成立。复星系以30%的股份出现在股东名册中,并承担了60%、约27亿元人民币的股东贷款。当年10月,该项目公司股权发生变更,此后复星拥有地王50%的股权,承担70%的股东贷款,剩余股权由证大、绿城等持有。在复星的主导下,地王出让金得以在最后期限前付清。 曾有市场人士分析,当时复星施以援手,原因在于复星本就是证大的二股东。而吊诡的是,拥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证大和绿城选择将股权卖给了SOHO中国,而并非声称拥有优先认购权的复星。 经济观察报:BFC项目,复星从参股到控股,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 郭广昌:最初我们就看好这个项目,复地准备拿,后来是证大中标。老戴是我非常欣赏的企业家,很有激情,很有想法,很有创意。但证大说资金不够,找我帮忙融资,我说那蛮好,复星本来就是证大的股东,乐意再来做一个小股东,相信他能做好这个项目。 但在这块地上,老戴对自己的资金和宏观形势的判断,应该说出现了一些失误。我们第一次提供支持后,付清了第一笔土地款;但是到了2010年9月,第二笔土地款逾期,面临每天要交460万的滞纳金。此前我几次打电话问他,会被罚吗?他说不会,没问题的。但是后来过了期限还没付清,他急了,我说那我们抓紧把资金准备好,又给了他大量的股东贷款,同时,复星的股份比例增加到了50%。 经济观察报:我们听说证大和复星在项目规划设计思路上有很大分歧,导致戴志康觉得没有意思最终退出? 郭广昌:我们一开始做小股东,所以我们参与不多。后来我们做第一大股东了,我们看到证大跟政府规划的沟通中碰到了问题,始终在政府环节通不过。后来复星推动调整了方案,结合外滩的传统,保证了项目经典中又有创意,政府很满意,规划得以通过。 我相信,这个项目无论是复星为主导还是戴志康或者潘石屹主导,都能把项目做好。但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主导或者是主导方的实力不够,那可能会给项目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经济观察报:复星是项目老股东,又是证大二股东,为什么证大会去找潘石屹?按照潘石屹的说法,要“解证大和绿城的燃眉之急”。而你一直没出价,存不存在这样一个因素:你在商业上有所考虑从而压证大的价? 郭广昌:在商言商,任何人都不愿意高价买东西,况且复星已经有了50%的股份。但是,意愿上,我没有积极性再要增加股份,因为我已经是第一大50%的股东了。何况我是证大的股东,我个人和老戴也很熟悉,更不希望让戴志康觉得我压他的价。所以,老戴说要找别的投资者,我说很欢迎,包括老潘,请第三方来出价比较好,我们按优先认购权的规定办事。复星从来没有主动出过价,也不存在压价。 但是,当时找老潘,我就提了一点,我们已经是50%了,如果要把另外50%卖掉,复星先是希望主导这个项目,所以想增持一部分,哪怕贵一点,可以保证这个项目的管理架构稳定。我也有证大的股份,也希望能卖贵一点。但是,老潘不同意,他说一定要50%,并且买好了50%才能跟我们谈合作原则。所以我们很担心,才退而求其次,强调我们按照优先权规则办事,我们可以买剩下50%。如果不要,第三方去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