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骤降的气温相比,A股的寒意更让人刻骨铭心。特别是本周以来,上证指数连续下挫,2000点又再一次面临重压。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三季报“窗口期”过去后,一批上市公司获得了大股东的慷慨增持,化为冬天里的一束火苗,为正在经历严寒的A股市场增添了一丝暖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有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们在抛售自家公司的股份。 增持 大股东扛大旗 本周三(11月14日),中超电缆(002471,收盘价12.40元)公布了一则颇为特殊的增持公告。公司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江苏中超投资集团及实际控制人的通知,基于对中超电缆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中超集团及实际控制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根据有关规定以及市场情况,累计增持不低于公司总股份0.5%的股份。 表面上看,中超电缆面临的增持利好并不算大,增持上限仅仅为总股本的0.5%而已。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超集团和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上市公司高管层才刚刚完成了增持计划。也就是说,中超电缆此次是获得股东的连续增持。 需要指出的是,本周公布了具有特色的增持计划的不仅是中超电缆。如凤凰股份(600716,收盘价4.83元)就宣布,控股股东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凤凰资产管理已经开始增持公司股份。并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继续增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2%股份,而且增持价格上限也为7元/股。与一般公司12个月为周期的增持计划相比,凤凰股份获得增持不仅时间较短,而且增持价格上限还远远高于目前的股价。 实际上,上述两家公司仅仅是本月以来获得增持上市公司中的冰山一角。 根据统计数据,11月以来(截至11月14日数据)发布增持公告,以及通过交易所公布信息等渠道数据综合统计信息,有超过50家公司获得了公司股东以及高管的增持,累计涉及市值超过了20亿元。而其中,如中超电缆、凤凰股份、中国西电(601179,收盘价3.25元)、用友软件(600588,收盘价12.03元)、浙江永强(002489,收盘价8.50元)等公司,均获得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增持。 东北证券分析师杜长春认为,大股东和高管的增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业资本对其发展的信心,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利好消息,很可能导致市场对大小非行为预期的改变,从而成为稳定和引领市场进入新平衡的关键。另外,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作为掌握公司内部信息的内部人,控制着上市公司的决策权和经营权,并且掌握着公司运营的详细信息,大股东增持股份能够向公众投资者传递公司前景的积极信号,从侧面表明公司股票价值被低估或者公司未来具备新的盈利机会和发展机会等。 不少老股民还清晰地记得,在2008年A股市场最为低迷之时,汇金高调出手增持银行股,紧接着一轮上市公司股东增持的热潮随之到来,更成为了当年A股由熊转牛的前兆。而在目前个股连遭重挫的环境下,汇金公司早已出手,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也纷纷解囊,不免令各路资金浮想联翩。 减持 一批高管“唱反调” 如果仅仅从上市公司披露公告来看,上市公司股东们的增持热情堪称格外高涨,鲜有公司遭遇股东减持,但是如果打开交易所公布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变动情况表,显示出的信息却令人大吃一惊。 就在大批上市公司获得股东增持的同时,不少高管却在大肆抛售自家公司股票。其中不乏一些股份刚刚解禁的高管,当中比较典型的当属辉煌科技(002296,收盘价11.13元). 深交所信息显示,辉煌科技董事李劲松、谢春生,副总经理胡江平,以及担任监事的苗卫东、李力、刘锐等6位高管,分别以每股12元的价格减持70万股自家公司股份,累计减持420万股,共计套现5040万元。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高管所减持股份在10月8日才刚刚解禁。 根据相关规定,高管在任期间一年内减持上限为持股比例的25%,而6名高管中,减持当日结存股数最低的尚有912.6万股,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相关高管未来仍有继续减持的空间,因此他们的未来动向自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辉煌科技证券事务代表韩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没有达到相关披露标准,公司不会专门进行公告,现在也不清楚高管未来打算。无独有偶,刚刚上市1年的和佳股份 (300273,收盘价15.16元)在本月也遭遇了5位高管的减持,累计减持105万股,涉及资金超过了1500万元。 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的近百位公司高管,对持有自家公司的股份进行了减持,累计市值超过了3.5亿元,而同期上市公司高管增持的股份市值尚不足1亿元。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相对于控股股东增减持行为,自己更看重高管的举动,因为控股股东或许有各种动机,但是高管的选择则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一位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坦言,由于10月份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根据目前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在定期报告前30日内都不能买卖本公司股票。而11月份以后三季报窗口期刚刚过去,一些本就有减持打算的高管自然就会选择套现。 另外,不少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在经历了漫长的限售期,以及看到手中持有股份市值不断萎缩之后,本来就有较大的套现冲动,如果自有资金不是很充裕或者有其他一些打算的话,就很有可能在持有股份解禁之后立刻选择减持。不过这位人士也表示,一般情况下出于对公司中小股东投资信心的考虑,同一家公司的多名高管不会在同一时间段内大幅减持手中股份,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相关公司业绩情况也不是很好的话,就需要投资者格外警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