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换手越低 基金经理"换手"越高 "6124"诞生五年来,市场越来越低迷,股民操作减少,股市冷清股票的换手率也随之降低。但有数据显示,基金经理的"换手率"越来越高了,今年以来,已有18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了变动,占全部基金的17%以上。这也很正常,股票炒不好,就炒基金经理。 同为机构的券商,日子也是不好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19家上市券商中有8家公司的高层出现变动,部门级团队整体跳槽也不新鲜,5-8月证券业净流失5721人。 有媒体报道,目前有的券商每月要对员工进行几十项与效益工资挂钩的考核,包括新增开户量、交易量等,客户流失业务经理要被扣钱。有从业人员表示,"缴扣五险一金后,拿到手的钱低得都不好意思说"。想当年牛市里,大家挤破头要开户炒股时,券商普通员工年终奖可达十几万,营业部总经理年收入动辄百万…… 在熊市,"靠天吃饭"的券商、基金、私募、保险机构,统统灰头土脸。这也让股市的弱势群体--散户们痛并偷笑着。据粗略统计,在全流通前,我国股市散户资金量占60%-70%,券商、基金、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占30%-40%。在彼时的股市生态结构中,"钱多人傻"的散户,足以供养这些金融机构。而散户也往往成为,利用资金优势操纵股票价格的机构的牺牲品。 然而,这个熊市似乎有所不同。全流通后,上市公司可流通股票总量扩大约两倍,新增流通股票来自全流通释放的国有控股机构或公司法人等"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规模远大于券商、基金等金融资本,以往"赌场"中的庄家失去了主导地位。 来自上市公司的"大小非",持股成本低廉,大盘跌到2000点,他们减持套现依然获利丰厚。数据显示,9月"大小非"净减持额环比8月增加92%,今年四季度更是将迎来"大小非"减持高峰,规模将超5400亿。"你敢涨我就敢抛,你不涨我抛的更凶",产业资本凶残,金融资本噤声。 目前的情形就是,中国股市进入了"三个和尚"的时代。以前只有散户和金融机构两个和尚,就算散户不时被"鱼肉",但大家还有水可抢。现在多了一个厉害的,好处被他一人占去。 从"三个和尚"的基本格局看,只有"大小非"们抛光了股票,或股票便宜到不愿抛,才能迎来真正的A股牛市起点。届时,一个最明显的标志还将是,新股发行(IPO)搁浅。 A股这五年 ■31997.4亿元 2007年,中国基金业实现了令人瞠目的规模增长。截至2007年12月31日,58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不包括QDII基金)达31997.4亿元,基金份额达21252.35亿份,将近是2005年年底的8倍。这是自1998年基金金泰、基金开元设立以来,中国基金业实现的年度规模的最大增长。 ■168.21% 2007年基金业经历了"5·30"分水岭,上半年题材股横飞,基金遭遇前所未有的赎回压力。"5·30"调整后,基金的抗跌性得到投资者认同,委托投资意识被基金唤醒,资金潮水般涌入基金,几个月内规模翻倍。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仍达到了105.25%,而排名前20位的基金,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68.21%,其中华夏精选以226.19%的年收益率高居榜首。 ■2.4万亿元 2012年上半年,基金管理公司已经从最早的老10家发展到如今的70家,有717名基金经理管理着超过2.4万亿元的资产。最近5年,从持有人的分布来看,机构持有份额的比重平稳攀升,但个人仍然是公募基金主要的参与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74%。从基金行业话语权来看,自2007年以来,基金行业话语权不断降低,2007年最高达到了26.24%。截至今年上半年,基金行业话语权为7.72%。 ■1600亿元 到2011年底,阳光私募管理的资金总规模突破1600亿元,仍在运行期的阳光私募产品共有1789只。数据显示,全国可统计阳光私募投顾共计617家,历史以来共发行了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2230只(包括已清盘),中融、外贸、深国投等前十大信托发行数量达1615只,占总数的72.4%。 ■46万亿元 2007年,中国股民开户数一举突破1亿户。全年的股票交易额,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6万亿元。按照双边0.1%的佣金费率计算,仅经纪业务这一块给券商带来的收入就高达1068亿元,券商平均每个交易日可以坐收4亿元佣金。 ■139.17亿股 到了2011年,244个交易日股票成交总金额为42.16万亿,股票成交数量为3.4万亿股,日均成交139.17亿股。2011年全年券商佣金收入843亿元。(.北.京.青.年.报 .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