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高善文:应该让A股跌透 跌到1300点倒逼改革

2012-10-11 07:08|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341| 评论: 0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遭受的创伤仍未痊愈。从实体领域到金融领域,目前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   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低于预期,让政府的方针由“调结构”转变为“稳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复苏道 ...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遭受的创伤仍未痊愈。从实体领域到金融领域,目前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

  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低于预期,让政府的方针由“调结构”转变为“稳增长”,进一步凸显了复苏道路的曲折。制造业严重下滑、实体经济空心化、股市长期低迷、股民对后市缺乏信心等问题,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

  对于长期摸爬滚打于第一线的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力已经在下降通道中,股市仍然有诸多制度上的缺陷,这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那么,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动力何在?中国股市的熊市何时方是尽头?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

  经济潜在增长力已下降

  《英才》:今年的宏观经济情况与2008年有什么不同?你对未来经济走势如何判断?

  高善文:今年的宏观经济情况与2008年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宏观经济在政策层面上的回旋余地比较大,特别是在货币信贷层面。当前信贷政策、财政政策、房地产政策回旋余地都小很多。

  除了政策层面,就实体经济内部的情况而言,在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国进民退”的现象愈发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负面效应。今天仍然能够赚钱的行业,民营资本进不去,而民营资本所处的行业,又多是产能过剩的。

  从这些层面的情况来看,经济想要很快地恢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个人认为,可能要等2—3年的时间,也许还会更长。

  《英才》:从2007年到现在,中国已经连续5年处于经济增速下滑期,其原因何在?

  高善文:基本原因是在过去五六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在慢慢下降。

  举一个例子,2006年中国经济的增速超过12%,但是当年的通货膨胀只有1%多一点,这表明2006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不会低于12%。2011年经济增速只有9%多一些,但通货膨胀就已经过了5%。这表明什么?表明2011年的经济潜在增长能力不到9%。潜在增长能力的下滑使得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显现趋势性放缓。我预计明后年的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可能在8%附近。

  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资本形成能力的放慢,全球经济增长相对乏力等。

  《英才》:国家政策基调由“调结构”变成“稳增长”,一些地方政府企图再推“4万亿”刺激计划,这是否会让此前调结构做出的努力无功而返?

  高善文: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偏夸大的看法。地方政府虽然发表了对未来投资的一些想法和愿景,但问题是没有钱。

  2009年“4万亿”能搞出来,地方层面的资金配套靠两块,一块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获得银行信贷;另一块是激活房地产市场获得卖地收入。现在这两块都不同往日了。

  《英才》:很多人都在呼吁改革。那么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哪里?其阻力何在?

  高善文: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趋向是唯一的出路。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破除垄断,实现“国退民进”。让不同成分的经济主体在相同的平台上展开竞争,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这是最基本的。

  改革阻力来自于垄断行业、垄断部门,这是一定的。

  《英才》: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何在?如何看待近期的货币政策?未来财政政策是否可以更多动用?

  高善文:货币政策在逐步宽松,但宽松的速度比市场预期要慢,而且迄今为止,其对实体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很明显。我个人认为在合理控制风险,特别是控制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基础上,货币政策可以更积极一些,现在货币政策的力度仍然不够。

  财政政策层面,如果是为了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恰当的失业保险,向低收入者提供一定的转移支付,这是可以的,也有必要。除此之外,我觉得财政政策做不做两可,实体经济困难一些,日子难过一些,大家就会穷则思变,改革的决心和愿望会更大,解决问题会更快。如果总是用一些总量政策去刺激,反而会拖延很多问题的解决。

  经济复苏的动力就是调结构。再搞一个“4万亿”短期内也能解决问题,但刺激政策的后遗症比较多,而调结构会让经济走得更扎实。

  《英才》:为何房地产近期出现“回暖”现象?中国经济应当如何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高善文:我比较认同房地产存在周期的观点,国内房地产现在处在周期高点附近。从理论上来讲,我们需要有崩盘,或者说去泡沫化的过程。

  考察房地产“回暖”和是否存在“刚性需求”,我觉得租金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租金是相对难以投机的,投机性需求也因此不太会影响租金水平。而今年以来,租金的上涨速度较快,这表明有一部分回暖确实是来自于刚性需求的释放。

  中国经济要摆脱对地产的依赖,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住房市场制度。住房市场需要有一些政府的干预,比如适量的廉租房和保障房。不过在操作层面上,地方政府提供廉租房和保障房的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逐步进入后期,经济增长要寻找一些新的动力,比如国退民进,让更多的垄断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比如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些新增长动力的发掘也会自然地减少经济对地产的依赖。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12 12:50 , Processed in 0.05990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