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消息称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酝酿财税激励(受益股)

2012-9-27 08:07|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866| 评论: 0|来自: 中国证券报

摘要:   国土资源部人士26日透露,为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序发展,有关部门正酝酿页岩气开发配套措施,包括页岩气资源管理制度、重叠矿权处置和勘探开发具体财税激励政策等。  这位人士说,政府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
  宝莫股份(002476):新业务努力生长
  来源: 中信建投 撰写时间: 2012-08-07
  8月7日,宝莫股份发布2012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3.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3亿元,同比降低24.52%,每股收益0.08。
  简评
  采油PAM稳健,CPAM努力成长,选矿PAM出场
  采油PAM继续保持公司最稳定盈利业务的角色,上半年产品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约11.7%,收入占比达到69%,略高于11年同期水平;第二大收入是丙烯酰胺产品4852万元,同比增长48%;阳离子PAM产品同比增长8%,新增用于选矿的乳液型PAM产品,收入1300万元;常规阴离子PAM产品收入400万元,同比降幅91%。
  公司作为胜利油田最大的采油PAM供应商,和胜利油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顺利开拓了大港、长庆油田新客户。稳定的油田客户保证公司采油PAM产品平稳增长,以及波动性较小的盈利水平,尽管上半年丙烯腈原材料大幅下跌,采油PAM产品毛利率仍有约19%。
  而公司的其他产品面向水处理、选矿和造纸等领域,下游客户众多、规模不一;以水处理行业为甚,公司竞争者较多,小型生产企业纷繁芜杂;整个产业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竞争秩序混乱,价格战是常用的竞争手段。尤其在上半年丙烯腈价格随原油价格下跌一路下探,行业盈利水平大幅降低,公司除采油PAM产品外的PAM业务毛利率下滑明显。
  公司阳离子PAM项目在上半年投产,下游水处理客户分散,规模较小;在国家环保标准较低及监管不力的的情况下,行业竞争强度大,产品质量和价格博弈激烈,公司产品仍处于开拓阶段,故上半年阳离子产品收入增幅平稳,产能利用不足。
  为应对下游的激励竞争,公司减少了同质化严重的阴离子PAM产品的销售。同时,公司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中铝集团合作,专门为选矿用途开发出来乳液型的PAM产品,客户反应较好,后续产品销量将持续增长。
  下半年丙烯腈价格重回上升通道,预计公司盈利有所恢复
  上半年一季度末,随着国际油价下跌,以及丙烯腈的主要下游纺织服装业需求不足,丙烯腈价格一路下跌,从最高接近18000掉到11000,跌价近40%,严重拖累了公司二季度PAM产品的盈利能力,原料跌价造成的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了公司的净利润。
  预计下半年随着丙烯腈价格重新上扬,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有所恢复,采油PAM产品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阳离子PAM和乳液型PAM利润贡献增大。
  尽管公司表面活性剂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4%,但收入仅有800万元,表面活性剂的募投项目能力目前用于生产乳液型PAM产品。表面活性剂业务收入的提升决定于公司客户胜利油田三次油藏的动用力度,目前时间表还不明朗,有待跟踪观察。
  继续看好阳离子PAM的中长期盈利能力,乳液型PAM可成盈利新亮点分析师继续看好公司阳离子PAM产品的盈利能力,阳离子PAM作为生活污水中高标准处理中必不可少的化学品添加剂,随着国内环保标准的提高,监管严格,以及加强对污水处理二次污染物"污泥"的处理,阳离子产品在国内广泛的应用前景,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具有的领先技术优势将在市场中占得先机,具体分析内容可参考分析师之前动态报告《采油PAM盈利稳定,水处理和选矿PAM快速成长》。
  而乳液型PAM面向下游客户都是大型采矿企业,一旦成功扩展客户,收入和盈利都将得到保障,分析师预计乳液型PAM将逐渐成长为类似采油PAM的"抗风险"业务。
  公司的广东子2万吨PAM生产线预计明年年中建成投产,届时公司将拥有南北两大生产基地,辐射全国PAM市场。
  维持增持评级
  上半年原料价格大跌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师略微降低公司2012盈利预测,预计2012-14年每股收益0.21,0.29和0.36,维持"增持"评级。
12345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9 16:44 , Processed in 0.03985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