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以来的这一轮股指下行过程中,却有文峰股份等8只零售股受到产业资本青睐,被密集增持,个别股票甚至被二度举牌--产业资本集体逆市突击零售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8只零售股具有怎样的共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你一一梳理,并寻找具备相同潜质的更多零售股。 从8月开始,上证指数忐忑下行,9月21日,上证指数创下阶段新低。这段时间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产业资本密集逆市增持零售业。8月至今,已经有8只零售股被产业资本增持甚至举牌,如文峰股份的精准增持、汉商集团被控股股东举牌,今年以来已高位增持超过10%,丰琪投资也二度举牌东百集团。 集体逆市增持 记者发现,此次被产业资本密集增持的个股中,除了东百集团外,其他7只个股的控股股东都表露了信心。 产业资本一向非常灵敏,8月2日,文峰股份(601010,收盘价13.28元)创下历史新低12.60元,8月3日,文峰股份的第一、二大股东便闻风而动:江苏文峰集团、南通新有斐大酒店有限公司双双增持了约342万股和26万股,约占流通股的2.78%和0.21%。 8月9日,王府井(600859,收盘价25.71元)的控股股东北京王府井国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增持了96万股,总共增持了0.23%。 8月15日,苏宁电器(002024,收盘价6.05元)也发布公告称,第二大股东苏宁电器集团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增持总金额合计不超过十亿元。苏宁电器张近东持有苏宁电器集团28%的股权。 8月8日东百集团(600693,收盘价8.06元)半年报披露,名不见经传的丰琪投资以1659.66万股的持股量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引起市场关注。仅一周之后,丰琪投资再度增持62.56万股,触发5%的举牌红线。丰琪投资又再次出手,购进1700余万股,将持股比例推升至10.03%,再度触发举牌红线。 8月31日和9月5日,百大集团(600865,收盘价5.02元)的控股股东西子联合控股也分别增持了101万股和276万股,总共增持了10%。 9月5日,永辉超市(601933,收盘价23.05元)发布增发公告,大股东张轩松将以现金7.9亿元认购3510万股。值得一提的是,永辉超市在今年5月花费3000万元买入了人人乐216万股,一举成为其第三大流通股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零售业行内偏爱互相举牌。此前银泰屡次想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控股鄂武商但未能如愿,时下茂业股份也正频频举牌大商股份。 9月4日~18日,南京中商(600280,收盘价36.60元)实际控制人祝义材启动了今年以来的第五度增持,本次祝义材累计增持1%。此次增持是祝义材继9月初增持30.9万股之后再度发力,当时,祝义材便称,视市场情况择机累计增持不超过5%的股份。9月两次增持股份累加不足总股份本的1.5%,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祝义材还将增持,且增持的比例将超过70%。 9月20日,卓尔控股及卓尔控股股东阎志携手一起增持了增持了汉商集团(600774,收盘价9.57元)约1082万股和7万股,总共增持6.79%。此前9月13日,两者一起增持了86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众多零售股受到高管的增持。如开元投资(000516,收盘价5.12元)的高管曹鹤玲在8月分4次增持了1173万股,持股比例为1.64%。红旗连锁(002697,收盘价16.48元)的高管喻实增持了0.37万股;欧亚集团(600697,收盘价22.90元)高管曹和平也增持了16万股;广州友谊(000987,收盘价11.68元)各大高管在6月份也相继增持了股份。 商业类股再成优质标的 在市场的悲观情绪下,在商业类股整体估值已接近2008年低位之时,从来都是"狙击"对象的商业类股再次成为产业资本眼中的优质标的。 今年年初,上证指数创下历史低点。2月份,南京中商被实际控制人发出部分要约收购,祝义材计划以3.76亿元对南京中商再"集权"。有意思的是,祝义材在顺利完成要约后仍不满足,后又五度增持。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大商股份。7月27日,上证指数接近2100点阶段低点的时候,在股权收购方面作风凌厉的"茂业系"接近举牌(增持4.5%)的动作大力增持。 可以毫不夸张地用"投资界里零售百货做得最好,零售百货界里投资做得最好"来形容"茂业系"在零售百货和资本市场的作为。举牌狂人黄茂如从2005年开始频频上演蛇吞象的大戏,7年净赚42亿元。 2005年成功入主成商集团同样是茂业系的得意之作,当年其仅以3.8亿元就拿下了成商集团65.75%的股权。茂业系真正在资本界声名鹊起则要追溯到2008年其在不足一个半月时间里接连举牌渤海物流、*ST国商、商业城。其近期出手大商股份的惊人之举,更是引得外界对于产业资本再度抄底零售百货行业之说。 单从资本市场来看,茂业系的抄底功底显露无遗。 2005年6月14日,成商集团宣布,茂业系接受原第一大股东65.75%的股权,以复权价来看,彼时公司股价正处于10年以来的历史底部,同期上证综指998.23的经典底部恰好成型。伴随着大盘冲击6000点,茂业系手中持有的成商集团股权价值放大了超20倍。目前看来,上述股权收购依然有近6倍的溢价。 2008年给中国投资者留下的阴影是不可磨灭的,上证指数一泻千里,6000点高位在不足一年时间就轻松跌破2000点,10月28日,1664.93点的历史底部形成。 就在当年10月份,茂业系开始抄底,随后的11、12月发生了震惊资本市场的茂业系"举牌门"。目前,以复权价计算,渤海物流、商业城的股权溢价均在50%左右。*ST国商方面,2008年以0.76亿元收购的A股股权已经套现2.36亿元,目前持有的B股股权市值约为2亿元。 如今A股再度面临选择:"向上"或者"向下"。曾在2005年、2008年抄底成功的茂业系,近期选择增持成商集团,出手大商股份,是否是市场再度见底的信号,让我们拭目以待。 增持背后的逻辑就在9月21日还创下阶段低点2018.26点之前,卓尔控股及卓尔控股股东阎志携手一起增持了汉商集团约1082万股和7万股,总共增持6.79%。而8月至今,上证指数一路震荡下行,并在9月21日创下阶段低点,零售股又再次受到产业资本的集体增持。此次集体增持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8月终端零售增速环比抬升。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8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41%,虽仍低于去年同期增速13.57个百分点,但比上月增速回升约1个百分点。"预计这种增速还会持续下去。"申银万国分析师金泽斐认为。CPI稳步上行有利于零售商同店销售的改善;去年国庆开始的消费下滑为今年的增长提供了较低的基数。"上游清库存、商场促销、居民消费意愿上升,推动8月零售数据有所好转;上半年房地产销量的反弹有助相关商品的需求在未来半年内释放。"金泽斐在报告中说。 网购对实体零售的野蛮冲击正在消退。尽管网购对实体零售企业长期影响依然存在,但是近期电商们非理性价格战给了实体零售业喘气的机会。而且网络零售的偷逃税收等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正在步入规范,渠道的清理、代购的禁令等,都给传统零售留出了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根据数据,零售行业指数在8月31日创下历史最低点。"零售行业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了。"申银万国认为,"四季度是零售行业估值修复的最佳时期,由于短期并未有盈利的实质性推动,因此行情更多体现为板块性机会。" 政策利好的推动。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计划在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 ·个股看点按图索骥梳理增持零售股3大共性每经记者陈贤丽 上述8只被产业资本相中的零售股几乎都是区域百货零售龙头、估值偏低、股本较小等特点,拥有自有物业也是产业资本的选择标的。 那下一个可能被产业资本"看上"的会是哪些零售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