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国:股市在为08年救市买单
救市就是给股市打吗啡,只能兴奋一下。现在的股市下跌,就是在为2008年的救市买单。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股市进入长达24年大熊巿,中国经济现状比日本1988年时好吗?中国股市2005年跌破1000点,现在股市的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比那时好吗?不必做过多分析,想一想就可知未来趋势。中国经济和股市几乎全是坏消息,牛市就别指望了,减少损失是明智选择。 救市就是给股市打吗啡,只能兴奋一下。现在的股市下跌,就是在为2008年的救市买单。 目前股市差的主要原因是标的物不行,降低交易成本等救市措施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关键是要有"好货"。要从股市制度上变革。比如,规定所有新股上市前的三到五年内,不能进行定向募集,不能进行股权私下转让。如果企业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公开募集的方式解决。企业上市后,大小非的锁定期为五年。(金融投资报) 叶檀:史玉柱做的是一场对赌交易 民生银行(600016)最知名的做多者史玉柱,又卷入沽空纠纷。 媒体披露史玉柱的多空双面形象:来自香港联交所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4日前,史玉柱一直是坚定的多头。自2011年8月11日起,始终单边买入民生银行H股,直至当年9月30日,史玉柱看多持仓股数占发行总股份比例达到顶峰7.43%。此后,史玉柱放弃对民生银行的单边看多,着手建立对冲持股风险的淡仓。史玉柱向港交所提交的权益披露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4日起,史玉柱持有的淡仓比例逐步上升,淡仓占总股份比例从0.19%升至9月6日的0.65%。从8月下旬开始,民生银行遭到投行大肆沽售,从8月23日起不足两个月内,股价下跌两成。由于史玉柱在8月27日的淡仓持有比例达3760万股,相当于好仓持股量的10.99%,被视为民生股价下挫的祸首。 史玉柱的市场行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对冲风险,二是做多资金成本不够,与国际投行进行暗中对赌,以减少做多的成本。第二种可能性大。 民生银行8月23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VogelHoldingGroupLimit-ed(由史静女士全资拥有)持有本公司3.44亿股H股之好仓(其中的1320万股H股乃涉及以现金交收的期权)及3760万股H股之淡仓(其中的1320万股H股乃涉及以现金交收的期权)"。1320万股好仓与淡仓对冲,但持有成本不同,史玉柱的好仓成本高于淡仓,其他的好仓与淡仓比例完全不同。史玉柱做空理由、证据不成立。 如果以持有淡仓对冲风险,相当于左右手互搏,玩火自焚,局面将不可收拾。事实上,中资银行背后吸引着起码300亿港元以上的做空资金,民生银行则在54亿港元以上(截止到8月底)。香港市场针对内地银行股、针对民生银行正在进行着一场可怕的血腥做空屠杀。宏观原因是,未来中国银行业的不确定性风险上升,以及民生银行中小企业贷风险、民生银行的民资背景。 是史玉柱让国际投行闻到了血腥味。即使民生银行业绩足以支撑股价,国际投行们也将进食两次大餐,先减持多头头寸增持空头头寸获得两笔收益,在对赌到期时再做空一把,让史玉柱等看多者赌输。 史玉柱在其微博上表示,淡仓不等于做空,这是对的。但认为公司淡仓数量极小,投行也不会因此做空,则未必。鲨鱼闻到一丁点血腥味就会聚集掠食,他们在受到史玉柱等人的吸引后,把目标对准了所有的做多者。反正,投行已经抛股套现获得了弹药。幸好,史玉柱终于清醒,发出了"国际投行靠做空中国银行业和中国经济牟利"的呼吁。 市场已经向这方面在走。民生银行中报公布后,黑石、贝莱德和摩根士丹利大幅减持民生银行,持有民生银行H股好仓的比例均不同程度下调。 这是中国部分民企与国际投行之间的博弈。 史玉柱的微博显示,今年他仅有三次交易,6月份少量买了认股权加沽看跌期权的组合产品。第二次是8月一份一年期现金交割的认股权证产品(CALL+PUT)自然到期,怕别人误解他减持,同日在市场购入等额的股票。第三次是9月股价大跌时增持了股票。通过史玉柱6月份的微博,笔者认为史玉柱与投行对赌,出售三年后的看跌期权以增加今日的资金与筹码。 这在国际市场上屡见不鲜,比如在2006年高峰期的房贷证券化产品中,购入产品的看多一方可能出售看权期权,为了增加现金增加产品的购买量,或者收获两重收益:先是卖空收益,看多产品上升再获一重收益。 史玉柱今年签订期权的四个交易日,民生银行H股收盘价区间为6.90港元~7.11港元,这几笔期权将于2014年6月末集中到期。按照条约,如民生银行H股届时的股价低于3.45港元,史玉柱将需要支付3.45(届时股价)×3120万股的差额,在不考虑杠杆的情况下,理论损失区间为0~1.08亿港元。虽然史玉柱强调风险可控,但希望目前公布的对赌数据是真实的,希望没有其他潜在的对赌者,否则有可能输得比较惨。 在一个鲨鱼成群的明牌市场,与制订价格者做金融衍生品交易,或者进行对赌,是最高等级的风险。(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