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亿元用于“镀金” 上市公司对基金投资已生出倦意,但基金公司股权对其吸引力依然强大。在已公布中报的上市公司中,便有15家手握基金牌照,东北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和招商证券更分别坐拥两家基金公司。 不过,由于基金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对参股上市公司的贡献亦不如以前。即便是跻身资产管理规模前十的博时、大成、广发、南方和银华等公司也难逃盈利下降的命运,纽银梅隆和诺德两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甚至交出亏损的答卷。 具体来看,大成基金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大幅下降超过五成,达到54.29%;博时、广发、南方和银华表现稍好,但也分别下滑20.91%、14.8%、3.5%和11.67%。 虽说盈利持续下滑,但这些大型基金公司依旧是股东的现金“奶牛”。比如东北证券上半年便从银华基金身上斩获2841万元现金分红;烽火通信也笑纳了广发基金4000万元分红;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则分别向招商证券、华泰证券贡献了7350万元和8100万元现金红利;光大证券也轻松将大成基金奉献的5950万元分红收入囊中。 同样,上市公司在其他金融领域播撒的“种子”也逐渐开花结果。比如杉杉股份上半年过半盈利来自于参股的宁波银行和稠州商业银行,二者分别向其派发了3580万元和2308万元现金分红,合计占杉杉股份中期盈利的65%左右。 显而易见,非上市金融类企业股权投资已经占据了上市公司对外投资的半壁江山。从已披露的中报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在非金融类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810亿元,约占投资总额的五成。 参股企业上市也为部分上市公司带来不菲的收入,比如掌趣科技今年成功登陆创业板之后,便为华谊兄弟带来5000万元的投资收益,致使后者上半年盈利劲升66%至1.05亿元。 资料显示,目前共有35家公司持有创业板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的股份,初始投资金额为7.48亿元,这部分持股随着被投资企业成功上市,账面价值也在快速飙升中,因此这35家公司的“钱途”可以说得上一片光明。 但值得深思的是,当上市公司投资的天平逐渐向金融领域倾斜之时,实业阵地又该留待何人坚守?缺乏实业的土壤,仅凭“副业”能否支撑公司未来的盈利呢?全民借贷的温州曾引发大家对产业空心化的思考,如今A股似乎再次将这一思考带入纵深领域。(新金融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