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已经开闸两年多,但是由于券商只能用自有证券进行融券,融资和融券仍然处于"一只长脚,一只短脚"的尴尬状态。但近来,融券交易已有升温之势。但相对融资,融券交易每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巨大。目前两市融资融券标的共278只,其中沪市180只、深市98只"两融"标的中(扣除ETF,仅指股票),一些品种自纳入标的以来便一直受到做空者的青睐,但另一些却一直处于几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如何在众多标的中选择具有卖空机会的行业和个股,成为融券者最关心的话题。 融券现状:酒类、金融受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278只标的中,融券余额超过1000万元的仅27只。有一个突出特征是今年以来一些牛股偏偏最被投资者看空。 贵州茅台(600519)(600519,收盘价229.62元)、五粮液(000858)(000858,收盘价34.16元)、洋河股份(002304)(002304,收盘价133.50元)融券余额分别为8312.06万元、5255.63万元、4010.18万元,分列融券余额的第一、第二、第四位。尽管大盘持续走弱,但这三只白酒股今年以来却表现抢眼,茅台(600519)在7月中旬甚至还创出历史新高。 金融板块则是受到融券者青睐的传统品种。中国平安(601318,收盘价41.62元)以4050.43万元融券余额排名第三,中信证券(600030)(600030,收盘价10.80元)以2786.58万元排名第八。这两只个股今年以来表现不错,平安年初见底33元后稳步攀升,目前已经重回40元上方;而中信证券更是借"金改"东风在上半年走出一波最多43%的中级反弹。 此外,饱受争议的地产股也是融券者光顾的常客。"招保万金"四大地产龙头中,只有招商地产(000024)融券余额不足1000万元。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融券交易关注度较高的品种多集中在传统的机构重仓股上。比如茅台到今年6月底,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已经高达68.56%,至少270家基金在其中抱团取暖。另外,这些融券交易活跃的个股,往往股性也相对较活。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包钢稀土(600111),这只超级大牛股尽管现在流通股本已经高达14.8亿股,但近期换手率仍能维持在1%以上。 另一些个股同样是权重股,同样是两融标的,所受待遇却完全不同。8月16日收盘时,有17只个股融券余额不足10万元,东方明珠(600832)(600832,收盘价5.26元)、光大银行(601818)(601818,收盘价2.77元)只有1.05万元和1.65万元,宁波港(601018)(601018,收盘价2.49元)和中国西电(601179)(601179,收盘价3.50元)甚至分别只有1245元和4272元,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究其原因,或许和上述4只个股每天波动太小、融券者很难在扣除费率后取得收益有关。如光大银行、宁波港今年以来绝大部分交易时间都在做 "织布机"行情。宁波港本周甚至只有一天时间振幅超过1%,对许多以短线交易为目的的融券者来说,太小的振幅相当于丧失了可操作性。 做空机会集中潜伏于四大行业 虽然从目前的数据看来,融券者对做空标的已有所偏好,但这些标的做空的机会究竟有多大呢?什么行业更易出现"黑天鹅"?分析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可以为融券者提供一些做空的参考。 重污染行业环保事故成导火索 相关板块:化工、冶金、火电、石化等 随着转融通的实施,融券来源将大增,届时资本市场将揭开做空赚钱的大幕。一些重污染行业,环保投入长期不达标的企业,容易爆出污染事故,这将成为引爆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的导火索,相关股票也容易成为做空资金的目标。 根据2010年9月14日环保部公布的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化工、冶金、火电、石化等16类行业为重污染行业。华泰证券(601688)分析师刘谦认为,"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来自于污染事故和治理污染的后期投入,这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压力。加之这些行业大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大,利润率较低,大额的环保投入会吞噬企业的利润。" 紫金矿业曾于2010年7月3日发生过严重的污染事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场污水池渗漏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7月12日紫金矿业停牌并公告渗漏环保事故,13日复牌后,股价从复牌前的5.97元最低跌至7月19日的4.97元,最高跌幅达到16.75%。公司董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公司面临最大的风险还是产品价格的风险。当记者问到环保方面的问题时,对方以不方便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2011年6月5日,媒体报道了哈药集团排污的调查。哈药集团明目张胆水陆空立体乱排乱放,长期以来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事件随后得到发酵,随后公司股价出现大跌,从报道之前的17.78元收盘价,最低跌至6月20日的14.15元,最大跌幅达到2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说,事故发生以后,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也加大了环保的投入力度,以后会尽量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高污染行业企业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 近期有媒体报道,包钢稀土将投资22亿元治理污染,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这个问题致电包钢稀土董秘时,他以不方便为由拒绝了采访。有分析人士指出,治理稀土污染,22亿元是远远不够的,稀土行业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备受诟病,后期巨额的环保投入恐怕会拖累公司业绩。 高污染行业,小问题就是大事故的隐患,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一旦被爆出负面新闻,做空者将会收益颇丰。所以,这类行业的公司更容易成为做空资金的目标。具体操作手法上,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有资金通过个各种渠道发布公司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然后通过二级市场做空股票,获取收益。 由于高污染行业涉及众多个股,投资者应该重点防范相关个股,如中国石油(601857,收盘价8.96元)、中国石化(600028,收盘价6.19元)、江西铜业(600362,收盘价21.42元)、铜陵有色(000630)(000630,收盘价17.86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