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本无归的投资者 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这场黄金游戏的输家,譬如60岁的长春市民刘山。2011年8月份,刘山听闻了一种叫"维财金"的产品。彼时,他手头正借了一大笔钱,准备给在广州的儿子买房。但房价太高,他决定到资本市场走一圈,挣点钱,凑足房款。 通过维财交易所在杭州的一家代理公司,刘山开通了账户,业务员告诉他:维财交易所是经湖南省政府批准、与工商银行合作成立的,门槛低,交易手法灵活,优势明显。刘山一共投入了65万元,却只玩了十多天即血本无归。 如果了解维财的盈利模式,刘山也许不会冒险入市:维财交易所赚取的是客户交易时的手续费,100盎司的黄金,交易一手是700元,如果一天倒10手,仅手续费就要7000元。楚威后来自己解释说,开设交易所,就如同开了一家麻将馆,来打麻将的赌徒们输赢无常,但麻将馆照比例抽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浙江龙游人黄吉仙,自称是维财代理商恶意刷单的受害者。她通过杭州一家代理商于2011年11月18日入市,当时,业务员向她反复述说入市交易黄金的好处,强调"不需要懂期货",有专业老师指导,100%赚钱。 黄吉仙相继投入了约13.6万元。入市当天,一个名为"徐老师"的指导老师,首先带着她操作了一笔,赚了3074元,黄吉仙信心大增。此后,风云突变,交易每笔都亏损。慌乱中,黄找到"徐老师",对方表示,这种情况见多了,要黄吉仙交出维财账户和密码,由他代为操作,"把损失赚回来"。 5天后,黄吉仙打开账户,发现十三万多的账户只剩下七千多元。经查询,在交出账户密码期间,她遭遇了恶意、高频率的刷单5天之内,交易了178次,仅交易费即被刷掉了7万元。 类似刘山、黄吉仙这样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在维财交易所的客户中比比皆是。 潮水般的输家离开之后,自有新的投机者源源不断补充进来,延续着维财疯长的神话。一名叫王薇的维财交易所县级代理公司负责人曾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其公司开张不到两个月,已发展一百多个客户。 警方事后调查显示:投资者们都是在维财公司的交易平台软件系统上进行交易,但这些交易资金其实并没有进入真正的黄金交易市场,而是流入了维财自设的电子盘,维财公司自己作为"交易的另一方"与投资者们进行交易。 维财交易所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实时为准,交易时间从当日早上7点到次日凌晨4点。每天凌晨4:30,维财交易系统根据这一天客户交易情况,自动与公司所用的工商银行账号进行结算,再根据结算情况调整客户账户里的资金量。 统计显示,维财交易所累计收取了客户保证金二十三亿余元,获取手续费和递延费(俗称过夜费,也就是客户持仓过夜需要交的费用)过亿元。若按照与代理商三七开的分成比例,不到一年的时间,股东楚威夫妇已实现了惊人回报,远远超过2000万元的注册资金。 楚威夫妇超过十倍回报的背后,则是客户的斑斑血泪。据警方调查:参与维财交易所黄金游戏的客户中,赢家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如刘山一样,血本无归;少部分赢家,赢了部分的涨幅,剔除手续费后,仍然是输家。通过狂热传销式扩张,维财交易所接受客户保证金23亿余元,收取交易佣金上亿元,交易金额超过6000亿元。 (CFP/图) 监管风暴 意外是在2011年感恩节那天到来的。 那是11月的第4个星期四,国务院下发了被称为38号文的《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近3年时间里,国内交易市场数量翻了3番,达到三百多家。业界将这一文件,视为国家层面对于癫狂的交易所热潮的整顿。 38号文规定:除依法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期货监管机构批准设立从事的交易场所外,任何单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 据警方调查,维财交易所的运营特征包括了电子集中交易、标准合约、保证金制度和当日无负债、强行平仓等变相期货交易的手段,均是在国务院文件整顿之列。 38号文公布的第二天,湖南维财收到资金托管行工商银行的一纸通知,要求停止与维财的合作。长沙市工商部门也通知湖南维财,要求其变更经营范围,剔除"黄金"这一项。维财交易所不得不于2011年11月29日发出公告,定于12月24日暂停黄金业务。 "我们是在调整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楚威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当时维财已决定12月底停盘,部分代理商为减少损失,拼命刷单,客户投诉由此猛增,为应对暴涨的投诉,楚威从公司总部的客服部抽调出几个人,专门接听和受理对刷单等问题的投诉,核实之后,要求代理商予以解决。 但接下来发生的局势,楚威已无法控制。他所发展的七百多家代理商,很多才刚刚铺开,连成本都未收回。于是,多家代理商及其经纪人在客户账户中疯狂刷单、赚取手续费。 大量客户的控诉材料,雪片般涌向金融监管部门。自2011年下半年起,长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就接到多起关于维财公司的投诉。 2011年12月28日,维财长沙总部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一地无人签收的快递包裹。3天后,长沙市公安局成立"101"专案组,正式立案侦查,楚威、赵某以及多名维财公司高管相继被刑拘。 2012年3月1日,公安部启动全国范围内的"破案会战",旨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因维财案涉及面广、案情复杂,"101"专案组多次向公安部汇报侦办进展,公安部决定将此案列为部督案件,并发起集群战役。 据警方介绍:公安部于2012年5月4日,发起了以湖南长沙为主战场的26省区市集群战役,对维财案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统一收网。收网行动中,共立案、破案上百起,对一百多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一个以黄金为号召的"维财神话",就此灰飞烟灭。 2012年2月8日,楚威正式被长沙市开福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制度反思 长沙警方证实,这是长沙市首起非法经营黄金期货的案件,其涉案金额之高、涉及面之广,相较历年来的全国同类案件,也能排进前列。此外,这家80后夫妇主导的交易所,连基本的纸质财务资料都没有,全部使用电脑记账,案发前维财交易所已删除了部分电脑数据,导致长沙警方的侦办工作十分艰巨。 根据事后的审计报告,楚威在交易所的发展初期,曾动用部分资金"自行造市",推高整个市场的交易量,以吸引客户。在客户交的二十三亿余元保证金中,有近2个亿的资金是楚威自己动用资金反复操纵市场价格形成的。 看守所内的楚威,反复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希望媒体以及维财金客户"看待我们,可以用一些发展或者改革的眼光,去看这种新兴的金融衍生品种"。 "维财案的产生背景,跟很多经济犯罪案件类似,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现象突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基础。"长沙市政府金融办相关工作人员认为,维财案还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领域内立法和执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积极应对新型经济犯罪的不断发生。同时,任何金融创新都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 据长沙市政府金融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仍然不时有维财金的参与者,向长沙市政府金融办打来电话,询问整个维财案的善后处理情况,而工作人员的回复是: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相关后续工作应严格依法办理。 "维财案名义上是期货交易,其实是开了一个赌局,开一个非法赌场让大家在这里面赌博。"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彭冰分析认为:维财案出现的根源,有两个基础,其一是中国投资者的赌性(投机心理)很大,其二是投资者们的投资渠道极其有限。 彭冰表示,很多投资者认为黄金会保值,所以想投资黄金,但黄金市场上的投资渠道很有限,这样就给了类似维财交易所这样的机构以机会。同时,投资者买了黄金期货,也不进行实物交割,"实际上客户也不是真的要黄金,而是要收益"。 2011年底,央行、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整顿黄金交易市场,强调除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之外,各地均不得设立其他任何名义的黄金交易所(交易中心)。也许是注意到了各界对于渠道过窄的呼声,这份文件末尾提到,要"围绕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化服务"。 但正本清源的效果还远未实现。时至今日,在百度维财吧里,一家名为"湖南享润达贵金属交易市场"的机构,已开始向"维财金"时代失意的投资者们喊话,他们的广告语是:"维财是骗子,外盘不安全,贵金属只认享润达!"(应采访对象和有关部门要求,刘山和楚威是化名)(.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