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新大地涉嫌造假上市让人震惊 为创业板首例

2012-6-28 07:51|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556| 评论: 0|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   当盖子被猛地掀开,残酷的真相让人震惊。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地),主营精炼茶油,业内籍籍无名,却在中介机构的护航下,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过会,成为"茶油第一股"。然而,《每 ...
  成本篇
  新大地:出厂价低 比花生油甚至不够买原料
  精炼茶油便宜如花生油
  5月下旬,记者在新大地公司所在的广东梅州、平远等地发现,该公司标注为"一级压榨"的精炼茶油,市场零售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在走访了梅州市主城区的喜多多、自家人和乐万家等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客家土特产店后,记者发现,新大地公司在当地零售市场的"曼陀神露"系列压榨精炼高山茶油,零售价格每500ml普遍在27~42元之间。
  在当地超市、客家土特产店等主要零售市场上,新大地公司比较常见的产品是有两三种包装规格、相对低端的曼陀神露牌高山茶油礼盒。
  具体从包装规格来看,1.5L*4、980ml*4和2L*1等礼盒,对应的市场统一零售价格分别为328元、238元和148元。折算后,每500ml的零售价最低为27.33元、最高仅为37元。
  与此同时,记者以洽谈经销合作的身份前往梅州市新大地销售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所有产品均实行厂家统一零售价的定价模式,经销商可享受40%的利润空间(即按统一零售价的六折提货).
  那么,经销商的提货价格,分别可低至16.40元/500ml、22.20元/500ml.
  记者发现,这一出厂价格,已接近当地市场上的花生油价格。在梅州兴宁、平远榨油作坊生产出来的花生油,出厂价分别为15元/500ml、16元/500ml.
  但是,因为茶油的成本较高,其市场价格一般要比目前主流草本类食用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高出2~3倍。
  更让人不解的是,根据招股说明书所披露的销售单价,新大地公司的经销商根本就没有办法提货--以2011年度销售单价52683.80元/吨为例,按照0.915g/ml的密度折算,每吨茶油约为1092.90L,对应的销售单价约为24.10元/500ml,这比上述16.40元/500ml、22.20元/500ml的经销商提货价格分别高出近50%、8%。
  离奇的成本核算
  新大地公司的上述销售单价,不仅与经销商提货价格存在较大悬殊,甚至还严重脱离了原材料成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和咨询资深业内专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油茶籽压榨、茶粕浸出的出油率分别为20%、5%;照此推算,经过压榨、浸出两道工序后,理论上的油茶籽出油率为24%。
  5月22日下午,记者采访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经济林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延旭了解到,100斤普通品种的油茶籽,能压榨出20斤毛油,100斤茶饼能浸出3~5斤毛油。尔后,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波的证实。
  那么,以2011年度为例,新大地公司的油茶籽采购价格为8573元/吨,按照油茶籽的两道工序24%的出油率保守估算,当年油茶籽提取毛油的直接材料成本高达35721元/吨;
  如采用茶饼浸出毛油的方法,当年的茶饼采购价格为2044元/吨,按照茶饼浸出5%的出油率测算,当年茶饼提取毛油的直接材料成本也高达40883元/吨。
  将毛油提纯为精炼油,还要经过脱水、脱酸、去除杂质等工艺,还有损耗,所以精炼油的直接材料成本将超过35721元/吨。
  根据新大地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其精炼茶油去年的销售单价为52684元/吨,按照去年36.19%的毛利率计算,营业成本为33618元/吨,这其中包含了三大部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但离奇的是,即便是这三项之和(33618元/吨),也大幅低于直接材料(35721元/吨)一个单项的数值。
  报表显示的生产成本,竟然不够买材料的钱。这样的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这让人疑惑。
  进一步核算,记者还发现更离奇的结果。既然新大地去年的直接成本为35721元/吨 (油茶籽压榨)和40883元/吨 (茶饼浸出),按照茶油0.915g/ml的密度折算,1吨精炼油约1093升,那么用油茶籽、茶饼生产精炼油的原料成本就分别高达16.34元/500ml和18.70元/500ml.
  但是,根据记者实地调查的结果,新大地公司的经销商提货价格低至16.40元/500ml.
  疑问产生了:经销商的提货价竟低于生产一桶油的直接原料成本。那么,人工成本、包装成本、房租、设备折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种税费又到哪里去了呢?新大地公司的这份招股说明书揭示的财报奇迹,令人叹为观止。
  收入篇
  新大地:茶粕用量数据打架 有机肥涉嫌虚增巨额利润
  118吨茶粕造出9254吨有机肥?
  从2010年建成一条年产9000吨有机肥生产线并于当年投产和销售开始,目前新大地公司的有机肥业务主要是普通型有机肥。
  招股说明书披露,有机肥的技术主要体现在通过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和配比,来充分发挥其肥药双效的功能。其生产是以茶粕、茶壳、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并与无机调理剂、有机调理剂、腐熟促进剂和微生物接种剂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调节好各堆肥参数,经发酵腐熟后制成。
  新大地用茶粕生产高效杀螺型有机肥,其制备方法为用茶籽粕45%~60%、鸡粪25%~45%、磷肥0.5%~3%、有机添加剂5%~20%、微生物腐熟剂0.5%~3%、杀螺增效剂1%~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招股说明书所披露的年产有机肥6万吨的募投项目情况来看,新大地公司所生产的有机肥中,仅茶粕一项原料的需求比例就高达45%。
  从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来看,主要原材料是茶粕、茶壳和配料,所需的茶粕、茶壳以及配料分别为2.7万吨、2.7万吨和6000吨,三者之间占比分别为45%:45%:10%。
  新大地公司2010年度、2011年度分别实现有机肥2440.90吨、9312.49吨的销量,按照茶粕含量45%的最低标准推算,对应所需的茶粕原料分别为1098.41吨、4190.62吨。
  然而,按照当年的茶粕用途来看,实际用于生产有机肥的茶粕,远远低于上述理论需求量。
  招股说明书第304页"公司用于生产洗涤品、茶皂素和有机肥的茶粕数量及占比情况"部分显示,在2010年度、2011年度,有机肥耗用的茶粕分别只有64.82吨、118.14吨。
  同样来自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显示,2010年度、2011年度有机肥产量分别高达2555.34吨、9254.16吨。
  可见,同期用于生产有机肥的茶粕,占比分别仅为2.54%、1.28%,远远低于45%的技术工艺最低标准。如此巨大的差距,透露出什么问题?
  一位资深财务专家表示,这样的数据打架,往往意味着少计成本或虚增收入,目的只有一个--虚增利润。
  少计成本VS虚增收入
  一方面,如果新大地公司有机肥的实际销售数据属实,那么按照茶粕最低占比45%推算,2010年度、2011年度分别高达2441吨、9312吨的有机肥销量,对应的茶粕使用量分别为1098吨、4191吨,较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多出1033.59吨、4072.48吨。
  这意味着,茶粕的成本被少计了,同期茶粕的均价分别为1427.94元/吨、1552.94元/吨,根据差额计算,仅茶粕方面就将少计成本147.59万元和632.43万元,短短两年累计少计成本807.63万元。
  另一方面,若使用的茶粕量属实,那么有机肥的产量和售量就存在大量虚增。按有机肥中茶粕最低占比45%推算,在分别仅耗用64.82吨和118.14吨茶粕的情况下,2010年度、2011年度能生产出的有机肥仅为144.04吨、262.53吨,对应虚增有机肥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296.86吨、9049.96吨。
  考虑到同期有机肥的销售均价分别为1049.29元/吨、1102.63元/吨,仅在茶粕有机肥方面,2010年度、2011年度就分别虚增收入241.01万元、997.88万元,短短两年累计虚增收入1238.8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开始生产和销售有机肥,新大地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56.12万元,销量为2440.90吨;随后的2011年,新大地公司有机肥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00.91%,达到1026.83万元,销量为9312.49吨。
  对于有机肥方面利润的大幅提高,招股说明书给出的解释称,2011年公司有机肥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00.91%,主要是由于其产量同比大幅上升262.15%,销量同比大幅上涨281.52%。
  但是,在主要原材料--茶粕消耗量同比增长82.26%,且远远低于工艺标准的情况下,有机肥产量和销量同比大幅上涨,的确奇特。
  更让人费解的是,新大地公司2010年度、2011年度有机肥的毛利率,居然还分别高达25.11%、41.92%。
  中介机构篇
  新大地:签字注会竟为第三大股东 总裁兼职执业涉嫌违法
  签字注会为利益关联方招股书瞒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获知,赵合宇出生于1966年3月,河南平顶山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专业,本科学历,其注册会计师证书编号为100000180272.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官网今年1月初发布的信息显示,身为海淀区第九届政协委员的赵合宇,委员号为250号。作为经济界的代表,他的职务为大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昂集团)总裁、中兴新世纪董事长。与此同时,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府网站的信息也证实:赵合宇为大昂集团总裁。
  不过,这两家公司都不那么简单。新大地公司招股书显示,大昂集团持股633.46万股 (占发行前的16.67%),位列第三大股东,仅次于实际控制人凌梅兰和黄运江夫妇,持股成本仅为0.789元/股。
  从表面上看,大昂集团与赵合宇毫无关联--它的股东只有麻凤英和朱长云两个自然人,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实际上,赵合宇既是新大地公司招股书的签字注会,同时又是新大地公司第三大股东公司的总裁,新大地公司如果成功IPO,第三大股东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将获得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财富,中介机构与发行人有如此紧密的利益关系,是否构成利益冲突,影响其审计的公正性?此外,新大地公司招股书隐瞒了赵合宇是大昂集团总裁这一重要关联关系。
  兼职执业涉嫌违反《注会法》相关规定
  2001年12月至今,赵合宇担任中兴新世纪董事长、法人代表。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作为中兴新世纪董事长、法人代表的赵合宇,却以另外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身份执行审计业务。
  在新大地公司招股书的验资机构声明一栏中,经办注册会计师第一个签字的就是"赵合宇",其注册会计师编号正是100000180272,签字日期为2012年4月10日。但是,落款盖章的验资机构不是中兴新世纪,而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中兴新世纪根本就不具备证券资质,而具备证券资质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则是国内证券界的行业翘楚,去年承办92个IPO项目,位居全国第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新大地公司的IPO,对2008年1月第四次增资的验资进行复核,同时对2008年7月的整体改制进行验资,而以上两项审计工作中赵合宇均是签字注会。其中,2008年1月第四次增资恰恰就是大昂集团的入股过程。
  针对2008年7月的整体改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资本、实收资本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 《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08]第80050号).
  由此看来,身为大昂集团总裁、中兴新世纪董事长、法人代表的赵合宇,不仅通过挂靠具备证券资质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同时还对自己担任高管的公司的参股企业执行审计业务。不难想象,这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利益冲突问题。
  对此,某证券维权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赵合宇涉嫌同时在中兴新世纪、立信两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五)的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
  同时,上述律师进一步表示,赵合宇在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同时担任大昂集团总裁,因此有充分理由质疑大昂集团持有被审计单位新大地公司股票的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一)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在执行审计业务期间,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买卖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不得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的其他财产的期限内,买卖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所拥有的其他财产。
  此外,上述律师认为,在大昂集团持有新大地公司股票的情况下,作为总裁的赵合宇却以注册会计师身份审计新大地公司,严重违反"依法独立、公正执行业务"之原则,涉嫌利用执行业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二)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执行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如此严重的涉嫌违法行为让律师惊愕,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上述情形,只不过是新大地公司IPO项目的冰山一角,随着调查的深入,背后的真相更触目惊心。
  招股书显示,新大地公司的保荐人为南京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胡冰、廖建华;验资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经办注册会计师为赵合宇、王海滨;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经办注册会计师为王海滨、刘春奎;发行律师为大成律师事务所,经办律师为丘远良、申林平、刘军。
  其中,丘远良、申林平曾经先后现身证监会第三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候选委员名单和证监会第十四届主板发审委候选委员名单,但最终二人均未获得正式当选。
  董秘篇
  新大地:巧合迭出 北京三大客户牵扯董秘和注会
  巧合一:"和风大地"注册地与董秘实际控制企业一致
  作为新大地公司2011年前十大客户中的一张陌生面孔,和风大地引起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极大兴趣。
  就在2011年5月11日注册成立后的第三天,该公司便于5月13日与新大地公司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华北地区《总经销合同》。与新大地公司签下经销合同后短短7个多月,和风大地实现了茶油和洗涤品销售额405.24万元,成为当年的第三大客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销售如此迅猛的背后,隐藏着关联关系,该公司注册地址和新大地公司董秘赵罡实际控制的企业完全一致!
  工商信息显示,和风大地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8号1号楼B座6-7K,并且房屋性质为"住宅"。凑巧的是,这恰恰就是赵罡直接控制的北京福众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登记注册的所在地。
  公开信息则显示,赵罡2008年7月"空降"新大地公司,任董事、董事会秘书,目前仍为北京福众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负责人。
  巧合二:"和风大地"疑似"和风投资"兄弟公司
  记者进一步追查发现,另一家"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企业名称与和风大地名称极为相似。
  更巧的是,工商信息显示,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赵合宇,并且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与赵合宇旗下的大昂集团、中兴新世纪注册地均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
  与此同时,新大地公司的验资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公司)、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地址同在这栋"7号楼"之中。
  除此之外,经过海量的网络信息搜集和筛选,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则招聘茶油销售总监的信息引起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高度注意。
  2011年4月2日,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在某网站发布招聘销售总监的信息,声称要求"5年以上快消品行业工作经验,3年以上快消品知名品牌全国市场运作经验,熟悉茶油销售工作,有食用油销售渠道,能组织销售团队,负责全国的销售工作经验者优先"。
  让人费解的是,作为一家经营范围本为"投资管理、投资及投资咨询"的投资公司,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何突然招聘茶油销售总监?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恰恰就在2011年5月13日与新大地公司签署经销协议之后,和风大地就在短短成立8个多月的时间里销售茶油400多万元,并且神奇地成为当年的第三大客户。
  巧合三:"德宝鑫"的多重巧合
  与此同时,另一家新增进入前十大客户的北京世都餐饮有限公司,2010年茶油销售金额为225.59万元,占比为2.57%,为新大地公司当年的第四大客户。
  招股书披露,该公司的出资人分别为德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德宝鑫贸易有限公司。其中,德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全民所有制的德宝实业总公司和一家事业单位。北京德宝鑫贸易有限公司的出资人为自然人林霖以及刘林根、刘炜、刘珏等三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的上海承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仅仅从字面上看,似乎看不出北京世都餐饮有限公司可能存在的"猫腻"。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开重重迷雾获得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显示,北京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经以战略投资者身份现身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的股权重组。
  根据联创光电(600363,收盘价7.09元)2008年12月2日的公告,北京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部分合伙人、安信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昂集团前身)及其他自然人共同出资,主要从事风险投资、战略投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法人代表亦为赵合宇,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板井路69号世纪金源商务中心写字楼3层B段。
  其中的一个细节是,目前上述注册地址恰恰就是中兴新世纪的办公场所,并且上述公司也变成了"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也变成了中兴新世纪的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但法人代表依然是赵合宇。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12月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的股权重组过程中,除北京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外,当时还有一家名为"北京德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法人代表为王丽,但股权关系没有披露。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线索显示,北京德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居然也是大昂集团。
  根据胜利股份(000407,收盘价6.40元)2010年9月20日的一则公告,北京德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为大昂集团。也就是说,当年同时现身联创通信的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德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都指向了背后深藏不露的大昂集团及其总裁赵合宇。
  值得玩味的是,北京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德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双双现身联创通信之后,和风大地与北京德宝鑫贸易有限公司参股的北京世都餐饮有限公司又双双现身于新大地公司。
  与此同时,在北京和风大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与和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出现"撞车"的同时,北京德宝鑫贸易有限公司与北京德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离奇地出现了企业名称"撞车"。
  巧合四:蜀酿酒业北京公司紧邻中兴新世纪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前十大客户名为"四川蜀酿酒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凑巧跟赵合宇旗下的中兴新世纪的办公地点"扎堆"一处。
  工商信息显示,四川蜀酿酒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板井路69号世纪金源国际公寓西区一单元18A,房屋性质为"住宅"。
  同时,中兴新世纪的执业证书也显示,该公司的办公场所为北京市海淀区板井路69号世纪金源商务中心写字楼3层B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家公司凑巧都"扎堆"在海淀区长春桥畔的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就在同一小区。值得玩味的是,跟和风大地、北京世都餐饮有限公司等另外两家北京地区的重要客户一样,四川蜀酿酒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也是"来无影去无踪"。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0年以247.16万元的茶油销售金额突然跻身新大地公司当年的第三大客户之后,2011年却又迅速从前十大客户名单中消失。
  要知道,作为新大地公司的三家新增核心客户,和风大地、北京世都餐饮有限公司和四川蜀酿酒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最大的共同点恰恰就在于这种行踪神秘和飘忽不定。
  首先,作为新大地公司2011年度的第三大客户,和风大地居然与董秘赵罡实际控制的企业注册地址完全一致,这至少说明该客户关联关系被隐瞒不报,甚至极有可能是精心策划出的"大客户";
  其次,在公司名称极为近似的同时,又爆出离奇的招聘信息,新大地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大昂集团、注会赵合宇和验资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部分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的和风投资,到底与和风大地存在什么关系?二者之间的暧昧关系已经不言而喻,再结合股权背景来看,仅仅是巧合就能合理解释得清楚?
  第三,错综复杂的股权运作背后,此前的"和风"、"德宝鑫"出双入对已经指向了大昂集团及其总裁赵合宇,那么此次另一组"和风"、"德宝鑫"的同时现身与大昂集团、赵合宇到底有什么关系?
  最后,在偌大的北京城,新大地公司新增的三家"前十大客户",无一例外地"扎堆"在董秘赵罡、注会赵合宇旗下的企业注册地和办公地,甚至还与验资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公司、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出现了全部扎堆。这都仅仅是巧合就能解释的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4 20:08 , Processed in 0.31362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