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盖子被猛地掀开,残酷的真相让人震惊。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地),主营精炼茶油,业内籍籍无名,却在中介机构的护航下,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过会,成为"茶油第一股"。然而,《每日经济新闻》接到的举报信却称:这是巨大的谎言,投资者、机构和监管层都被欺骗。 行业数据的对比已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看产能,新大地目前年产精炼茶油1500吨,而湖南金浩年产4.2万吨,江西青龙高科也已建成年产1.6万吨冷榨茶油生产线、年产2.1万吨浸出生产线、年产1.8万吨精炼茶油生产线各一条,新大地的产能规模不及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 论品牌,新大地的主打品牌--"曼陀神露"系列商标,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初才陆续注册生效。大众消费品的核心资源就是品牌,从普通商标到品牌认知刚刚起步的新大地,如何与湖南金浩等行业龙头近20年的品牌沉淀相竞争? 说渠道,新大地唯一一家自营销售公司去年8月19日才在广东梅州注册成立,梅州之外没有设立任何销售分支机构,剔除6位无法确认身份的自然人外,30家经销商有将近70%都在公司所在地广东梅州,对于茶油这样的消费品,没有一张强大的销售网络,新大地巨额的收入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清客户,在新大地最近3年的前十大客户中,找不到一家大型商超卖场 (仅2009年出现了唯一一家当地的小型KA卖场--梅州市喜多多超市连锁有限公司,但后者在当年仅实现57.48万元的茶油销售后便没了下文),反而是个人大户频频出现,还有一批神秘的法人客户走马灯似的换人; 查毛利,就在各种竞争短板下,新大地却赢得了最近3年业绩"高增长",其毛利率水平不仅远远高出食用油加工行业的上市公司,甚至超出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80%~142%! 如此说来,毫无优势可言的新大地,能成功抢滩登陆创业板,真算是资本市场的一大奇迹! 5月下旬,带着一连串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江西赣州、遂川和广东梅州等地,展开为期十多天的深度调查,发现了大量与新大地招股书不符的事实,其涉嫌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财报数据打架等现象触目惊心。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七大方面: 第一,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招股书披露新大地的茶油业务最近3年毛利率分别高达60.66%、43.50%和36.19%,但据此计算得出的生产成本严重不足,甚至不够买油茶籽、茶饼等主要原料的成本; 第二,招股书显示,2010年度、2011年度新大地有机肥耗用的茶粕分别只有64.82吨和118.14吨,而同期有机肥产量分别高达2555.34吨、9254.16吨,对应用于生产有机肥的茶粕占比分别仅为2.54%和1.28%,远远低于45%的技术工艺最低标准; 第三,新大地最近3年前十大客户涉及到的22家客户中,居然有近十家客户被查出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存在虚假交易等问题,甚至还指向了新大地董秘赵罡、验资签字注册会计师赵合宇以及实际控制人黄运江的多位亲属: 第四,作为连续3年贡献突出的北京市场"主力军",北京和风大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重要客户,则离奇地指向了赵罡和赵合宇; 第五,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核心客户和最大的茶油客户,梅州市曼陀神露山茶油专卖店2010年曾为黄运江的侄女黄双燕所持有,招股说明书却虚假记载。同时,这家专卖店的出资人邹琼,原来不过是没有决策权的新大地公司员工,看似毫无关联的背后,巨额销售暗藏"自买自卖"的嫌疑; 第六,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一批核心客户,梅州志联实业有限公司、梅州市维顺农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康之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则指向了另一起蓄意隐瞒的关联方--黄运江的亲戚黄娴娴及其背后的"马家军"; 第七,赵合宇作为新大地的验资签字注会,同时担任新大地第三大股东--大昂集团的总裁。大昂集团持股633.46万股,将因新大地上市获得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财富增值,存在重大利益冲突;而赵合宇在挂靠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同时,竟兼任北京中兴新世纪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这已涉嫌违反《会计法》禁止兼职执业和持股等相关条款的规定…… A股历史上,被揭出造假上市的典型案例,既包括主板的通海高科、红光实业,也包括中小板的绿大地、胜景山河,但创业板自2009年10月开板以来,尚未发现重大造假上市案例。今天,新大地暴露出的种种乱象,涉嫌造假情节如此严重、手段如此丰富,着实令人震惊,堪称创业板造假上市第一股! 利润篇 新大地:生产销售均显短板 毛利率反超同行约1倍 产能规模:业内名落孙山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新大地公司的精炼茶油、茶粕有机肥产能分别为1500吨/年、9000吨/年。 此外,新大地公司还具备茶粕2.67万吨/年、洗涤品600吨/年、茶皂素300吨/年和油茶苗1000万株/年的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大地公司拟通过本次发行1268万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年产2000吨精炼茶油项目、年产6万吨的茶粕有机肥项目以及营销渠道建设项目等几个项目。 不过,即便在上述募投项目全部达产后,较之于湖南金浩、江西青龙高科等行业龙头,新大地公司在全国几百家规模以上的油茶企业中,仍然只算是中等水平,江西等周边地区精炼茶油产能规模与之相当的企业,比比皆是。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08年3月,湖南金浩就实现了年预榨茶籽15万吨、精炼茶油4.2万吨的产能。江西青龙高科几年前也已建成年产1.8万吨精炼茶油生产线。这两家企业的精炼茶油产能,分别为新大地公司现有产能的28倍、12倍。 实际上,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走访,在紧邻新大地公司所在地--广东梅州的江西赣南地区,仅江西赣州就有至少6家茶油加工企业的精炼油产能超过新大地公司。在江西宜春等周边地区,产能超过新大地公司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记者还发现,尽管号称"拥有完整茶油产业链"、"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油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全国茶油行业内名列前茅",新大地公司在200公里原材料采购半径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连江西省赣州市油茶产业协会会长也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 然而,检索新大地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通篇没有看到对竞争对手的产能和经营情况的介绍。 有意思的是,湖南金浩等国内行业龙头和赣州等周边地区同行至今不曾涉足的产业链下游产品,如茶粕有机肥、洗涤用品和差皂素等,新大地公司却已做得风生水起,并撑起其主营收入的半壁江山。 品牌和营销:均存在短板 除了产能规模无优势可言,新大地公司的经营也很难找到竞争优势,在品牌、营销等多个方面,远不及湖南金浩、江西青龙高科等龙头企业。 那么,是什么因素支撑其业绩持续爆发性增长? 招股说明书显示,新大地公司2009年度、2010年度和2011年度(以下简称为"最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796.39万元、8756.86万元和12334.2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36%。 公开资料显示,湖南金浩、江西青龙高科等龙头企业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着近20年的品牌积淀,"金浩"、"润心"等品牌已成为全国茶油行业的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从这两家龙头企业的销售渠道来看,从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到连锁专卖店,再到KA卖场(大型商超)、BC店和团购销售队伍,无一例外地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密集分销网络。 相比之下,新大地公司似乎显得太过"寒碜": --主打品牌"曼陀神露"系列商标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初才陆续注册生效; --除了在江西遂川异地建立了初加工基地外,目前没有在全国各地有任何分公司; --唯一销售公司2011年8月19日才在公司当地注册成立,公司所在地之外没有设立销售分支机构; --唯一专卖店为公司当地"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经销商,公司所在地之外尚未建立专卖店等营销网络渠道; --最近3年的前十大客户中,仅2009年度出现在唯一当地KA卖场梅州市喜多多超市连锁有限公司,且当年仅实现57.48万元的茶油销售额; --目前仅有30家经销商 (其中1家关联方已于2009年注销),剔除无法确认身份的6位自然人经销商外,多达将近70%的经销商均在广东梅州当地…… 奇怪的是,在生产规模远逊于行业龙头、品牌建设处于初创培育期、营销渠道尚未有效打开的情况下,最近3年里,新大地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井喷式"高成长",毛利率水平不仅远高于食用油加工行业上市公司,还大大超出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 毛利率:高出同行1倍左右 招股说明书显示,新大地公司最近3年的茶油毛利率,分别高达60.66%、43.50%和36.19%。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从事食用油加工业务的主要有东凌粮油(000893,SZ)、西王食品(000639,SZ)、金健米业(600127,SH)等上市公司,最近3年对应的食用油加工业务毛利率普遍在6%上下波动,除了以加工玉米油为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的西王食品最近两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0.86%、18.57%,其他几家基本上维持在5%~7%之间。 显然,同属于粮油食品加工行业的新大地公司,最近3年毛利率指标均远超精炼食用油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新大地公司解释称,茶油加工企业的平均毛利率高于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平均毛利率,但是其毛利率还是远高于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的平均水平。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近几年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在20%~25%,而新大地公司的毛利率最高却达60%。由此可见,新大地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不仅远远高出了食用油加工行业的上市公司,甚至还超出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80%~142%。对此,招股说明书未给出任何合理的解释。 按照常理,高毛利率意味着高售价和低成本,那么,是否新大地公司的茶油产品拥有远超同行的定价权,从而获得远超同行的高毛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