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房价止跌回升趋势明显 房价虽有反弹风险,却不存在像2009年一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 随着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可能暴涨"的气氛在楼市弥漫,不断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从统计数据看,尽管房价还没有出现大的反弹,但有了成交量,房价止跌已十分明显。尽管各地仍有个别项目在降价,但降价优惠的幅度比前期明显减小。另一方面,此前价格调整较大的项目,如北京通州和大兴的部分项目,价格也开始回升。 相对于市场的变化,统计数据总是要慢一拍。记者日前在北京部分二手房成交活跃的项目采访发现,前期讨价还价空间较大的房源价格反弹迅速,个别小区甚至再现楼市火爆时期"一天一个价"的场面。 尽管北京市房协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市场上没有出现恐慌性购房的情况。但实际上,在热点居住区域,购房者因担心房价反弹而入市抢购的情况十分普遍。尤其在二手房市场上,只要有性价比稍高的房源,就会出现排队看房甚至加价的情况。房产中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再不买,下半年房价涨起来,就错过时机了。你还记得2009年吗?" 在"买涨不买跌"的房地产市场上,人们买房的决策除了居住需求,最主要的是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如今,从观望到抢着入市,市场预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央行降息或许将加剧这种预期的改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信贷政策比2011年有了明显的松动,尽管放松银根是为了稳增长,并不是要救楼市,但资金一旦开闸,仍将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房地产业。 张大伟认为,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信贷政策,信贷额度及利率水平可以说是人们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一直在观望的购房者,可能会将降息的举动理解为调控政策开始松动,从而加快入市的步伐。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房价底部逐渐被市场确认,投资投机型需求又开始蠢蠢欲动。一位在浙江温州从事民间金融的人士告诉记者,温州房价去年以来普遍下跌超过三成以上,手里闲置资金较为宽裕的老板们最近正在到处看房,研究"抄底"的可行性。"现在实业这么不景气,还是投资房产最保险。"上述人士表示。 对于房价走势,业内人士仍然认为,房价虽有反弹的风险,却并不存在像2009年一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首先,由于3-5月份市场刚性需求的释放,银行可用的贷款额度正在快速减少,部分二线城市的银行已经开始把利率往基准回调。其次,限购等行政手段的调控政策依然执行力度很大,开发商的库存也依然偏大,同时未来潜在供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这种供求关系也决定了楼市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 龙湖地产执行董事秦力洪认为,楼市调控并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开发商仍需把去库存、高周转、谨慎投资作为2012年的主旋律。从成交量上看,目前是市场最好的时候,从预期看,房价不存在大幅反弹的基础。 3. 坚定不移加强调控 要促进地方政府、开发企业、购房者心态的"合理回归" 价格、政策和预期,构成了影响楼市走势的三角形。如今,每个卖房的人都告诉你,"价格底"和"政策底"已经出现,调控不可能继续严厉,该买房了。 作为普通的购房者,你还能继续淡定吗? 张大伟认为,市场所称的"政策底",意思是此前调控政策过分严厉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政策依然严厉,但适当降低了刚性需求的购房门槛,从形式上看有所放松。 事实上,在中央政府层面,房地产调控政策从来没有丝毫要放松的迹象。针对各方关心的政策走向问题,张小宏表示,当前仍要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近一个时期坚持调控和市场回调还将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基调。" 今年初,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强调,将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并积极研究储备政策。一旦房价出现反弹,将可能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但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央层面很难再出台新的调控手段,唯一可能的是更严厉地执行现有政策。 尽管中央政府态度坚定,但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微调来适度放松楼市调控的心态已经十分明朗。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30个城市对调控政策进行了适度调整,其中大部分被叫停。但3月底以来,如扬州奖励购房等政策微调都在争议声中得以顺利实施,也被解读为调控政策放松的征兆。"现在看,只要不触碰限购这条红线,多数微调政策都有可能过关。"张大伟说。 尤其是在实际操作层面,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在比较严格地执行限购等调控措施,一些城市的限购放松已经不是秘密。现阶段,依然在抑制成交量和房价反弹的,主要是严格的信贷政策。如二套房贷首付六成、1.1倍利率,三套房停贷等。如果信贷政策进一步放松,房价反弹的风险就会加大。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的情况下,人们担心,要稳增长,能够快速见效的手段和方式无疑就是刺激楼市,经济发展有可能重新回到严重依赖房地产的老路上。 专家指出,房地产调控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与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只是刚刚起步。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政府要实现稳增长,应该注重培育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能走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老路。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以稳增长的名义放松楼市调控,住建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当前仍要执行好限购措施,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对涉及违规骗取购房资格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购房者,要严肃查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关注各地执行调控政策的情况,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张小宏表示,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努力促进三个"合理回归"。一是促进地方政府心态的回归。促使各地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去,适应市场"退烧"以后正常的土地出让收入、住房成交量和房地产相关税收,逐步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二是促进开发企业心态的回归。当前情况下要促进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回归到售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多建一些适销对路的普通商品住房。三是促进购房者心态的回归。一方面我们要保证居民合理的自住性需求,把信贷、税收方面已经明确的支持性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对投资、投机需求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打消其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富快速增值的目的。这样才能使住房逐步回归到居住的基本属性。(.人.民.日.报) |